当前位置:女婿小说>都市言情>中心主任> 第十二章 杜十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二章 杜十娘(2 / 2)

杨光只得道,好吧,就依你的,光喷不吞。

第二个节目,京剧《沙家浜——智斗》。文化中心京剧演员流失厉害,已经有些年没拍节目了,这次应该让京剧演员上上。

第三个节目,民乐合奏《节节高》。

第四个节目,交响乐《菠莱萝舞曲》片段,五分钟。

团里可是有一支交响乐团的,虽然观众都不愿意听,但还是得上。团里也不能让西洋乐器音乐家们闲着啊!

第五个节目就是大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主演:陶桃。市文化艺术中心虽然是川剧团、京剧团和交响乐团三合一,但京剧最近几年因为人才流失太严重,已经没办法独立扛起一场大戏。交响乐团那边,说句不客气的话,业务水平实在不行,不然乐手们也不可能窝在这座偏僻地的城市。

惟独川剧是文化中心的招牌,经常拿国家级和省级的大奖,人员也完整,传承有序——没办法,川剧毕竟是地方戏种,离开西南省,也没地方可去,只能继续在文化中心混皇粮。

第六个节目,大合唱《明天会更好》。

一整套下来,大约一个小时,唱完收兵,领演出补贴。如果跑得快,还来得及回家吃午饭。

……

介绍完,韩路问:“李支书,你看节目可还行?”

李草长道:“变脸可以,看起来热闹;《沙家浜——智斗》好,我年轻的时候看过不知道多少次,背都背熟了。”

说着话,他趁着酒兴唱起来:“来的都是客。”

韩路接道:“全凭嘴一张。”

村民鼓掌。

李草长微笑地看着韩路。

我们的小韩同志瞬间明白,李支书这是在讽刺自己这次是来当说客耍嘴皮子。

这老头实在太讨厌了。

李草长:“至于后面的两个节目,民乐和西洋乐,咱们农民一概不懂,就当听个响,反正就那样。最后一个节目,明天会更好,大家都会唱,也挺不错。就是那《杜十娘》怕是没有人喜欢。”

韩路问为什么。李草长说戏剧这玩意儿节奏太慢,好好一句话,一秒钟就能说清楚,你咿咿呀呀要唱半天,听得人不痛快。换了,换成其他。

韩路道,那不行了,咱们文化中心前身是川剧团和京剧团还有交响乐团三合一,如果连一出戏都不上,领导怎么看我们?

李草长:“韩路,你要唱戏,可以,但这剧却不能上。采摘节大好日子,你来个怒沉百宝箱,搞一出悲剧,那不是晦气?”

韩路又被人灌了几杯酒,有点上头,说话也不太客气:“支书你以为换一个戏是那么简单的事儿,演员上台嘴巴一张就能唱?”

李草长面路不快:“那我请教你。”

韩路:“一出戏确定要演后,得提前半个月准备。首先是主角和配角要配戏,乐师和演员也得配戏,彼此都要磨合。练得熟了,不出一丝纰漏还是不能上台,知道为什么吗?”

“为啥?”

韩路诚挚道:“我们中心的艺术家们对艺术都是有职业追求的,在彩排的时候要揣摩角色,把自己带入到角色中,把自己当成戏中人。假做真来,这才能打动观众。不然,那就是对不起观众,对不起老祖宗留下的手艺,对不起师父传下衣钵,就是不肖子孙,你这是对艺术家们的极大的羞辱。我们中心的杜十娘扮演者陶桃陶姐这几日天天把自己关在屋里揣摩,你说换就换啊?换个新戏,换新人,来得及吗?”

李草长却不为所动,依旧摇头:“杜十娘太悲剧,实在是不合适啊!”

韩路苦口婆心半天,见李草长就是不答应,心中急噪。加上喝得有点上头,随口道:“啥悲剧啊,这戏的结尾改了,大团圆,你不知道吗?”

“大团圆结局,不对吧?”李草长楞住:“我记得杜十娘最后是跳水自杀的,为了能够顺利沉底,她还抱着百宝箱一起下水的。你刚才口口声声说这是老祖宗留下的东西,老祖宗的东西你们也敢改?”

“谁说祖宗之法不能动,我们就改了。”韩路又喝光一杯酒:“我来跟你说说这个故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