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逆天换明> 第五百零一章 祖大寿的心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零一章 祖大寿的心思(2 / 2)

“今年耕种的土地可能会增加一倍还多。”毛文龙带着欣慰和憧憬,微笑着说道:“要不是有足够的田地,要养活那么多移民,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p>

东江军各部已经形成了对建虏统治区的围攻之势,并能保卫已经光复的大片土地。这才是大量接收移民,以及秋后大反攻的物资基础。</p>

从秋天到明年春耕,这是郭大靖所计划的总攻时间。特别是要抢在秋收之前,使建虏没有足够的时间和人手去收获粮食。</p>

如果计划成功,就算不能一举灭虏,建虏也会陷入缺粮的大饥荒,不战自败。</p>

而且,没有粮食的支撑,即便有数量不少的建虏能够逃往北方,也会在冬季饿死很多。</p>

但东江镇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军队不参加秋收,也有足够的人口完成这项工作。</p>

“人口不是负担,反倒是强大的助力。”听着毛文龙的解说,祖大寿感慨地连连点头,“可要做到能让军民衣食不缺,也不是谁都能做得到的。”</p>

“地盘越大越困难,人口越多越不容易。”毛文龙缓缓说道:“当然,这也取决于政策。要适时而变,不能因循守旧。最重要的,要保证百姓有一口吃的。”</p>

祖大寿深表赞同,民以食为天,谁吃饱了会闹事?甚至于,只要饿不死,就能够忍受。</p>

而从毛文龙的话语中,祖大寿也猜出了一些深层的意味。看来,平定辽东后,东江镇不会把治权交还给朝廷。</p>

对于朝廷的怨言,毛文龙并不如何隐晦。但并不涉及皇帝,这也是巧妙之处。按照封建时代给皇帝开脱的万金油式的借口,那就是朝中有奸臣。</p>

“应该是想做李成梁第二。”祖大寿心中做着猜测,“只不过,凭着东江军的实力,比李成梁更稳固。爵位已经在李成梁之上,难道还想做辽东王?”</p>

这样的猜想,和作为辽西军阀的祖大寿相比,简直是天差地别。东江镇不仅能自力更生,还能养活几十万的百姓;辽镇呢,全靠朝廷供应粮饷。</p>

“而且,辽东能承载多少人口,上百万也没问题。精兵悍将在手,毛文龙这是要割据自雄的节奏啊!”</p>

祖大寿偷偷看了一眼毛文龙,心中浮起几分凛惧。连朝廷和皇帝都不放在眼里,何况小小的辽镇?</p>

………………</p>

连云岛是辽东最早的通商港口之一,各地到辽东经商的船只都在这里停泊。岛的南端有果神宫,北端有座海神庙,即天后娘娘庙。</p>

连云岛港曾记录下盖州“九省通衢”的盛景,东北向南方输出大豆、干果、海味、药材等品,南方海船则“贩卖茶、绸锻、布匹、纸、糖、曲、胡椒、苏木。</p>

荒废已久,要恢复往日的繁荣,要等到平辽之后啦!</p>

郭大靖勒住马头,了望许久,才拔马返回盖州卫城。</p>

往年的春风刮过,海面上就会出现渔船,进行鱼虾的捕捞。但今年,雪消冰融的时间又晚了一些。</p>

小冰河期的高峰还未到来,冬季气温更低,还会更长,农作物受到的影响也会更大。</p>

黑麦和土豆应该是没有问题,但玉米、大豆等作物,恐怕减产是不可避免的。</p>

郭大靖沉吟着,却并不如何担心。老百姓对于种什么,应该是最为谨慎小心的。几年下来,也形成了宝贵的经验。</p>

象豆类等不太保险的作物,基本上都是军屯种植,以增加军马的精饲料,以及军队的伙食的多样性。</p>

“看来,地域性的种植品种,也应该由官府进行规划指导。”郭大靖转头看向陈有善,微笑着说道:“辽南能种植的作物多一些,越往北,恐怕只能是土豆和黑麦。”</p>

陈有善颌首赞同,说道:“今年在盖州,主要还是种植老三样儿。陈副帅的意思,还是以稳为主。等到辽东平定,土地大量增加,些许作物的减产,影响就不大了。”</p>

郭大靖伸手指了指远方已经出现的盖州卫城,笑道:“那此城就作为盖州治所,本帅把指挥部迁至营口。等到收复海州,指挥部还要继续向北。”</p>

陈有善年纪大了,可精神状态和身体情况却还令人欣慰。此番被指定为盖州的政务主官,前来主持春耕的准备工作。</p>

对于郭大靖的让城,陈有善也没有客气,捋须笑道:“要是外人说起,陈某竟把郭帅挤出了盖州城,陈某倒是脸上有光,也无人敢看轻了。”</p>

郭大靖哈哈笑着,摆了摆手,说道:“你尽管施政,若是哪个军官敢闹事,自有军法处置。”</p>

民进军退,可能会有些矛盾和冲突。尽管郭大靖已经提前知会了各部,但也不敢说一定能够杜绝。</p>

而盖州也算是老根据地,军屯的田地众多,让给老百姓耕种,也比较方便。</p>

辽东的情况就要复杂,陈继盛已经赶去庄河,要在辽东亲自巡视、监督,并指导春耕的工作。</p>

今年的主要作战计划是平辽,政务上的主要工作,便是为平辽提供雄厚的物资基础,粮草自是重中之重。</p>

“连云岛港的扩建,计划是在春耕之后。”陈有善缓缓说道:“介时,如果劳力不够,还需要军队大力协助。”</p>

郭大靖点了点头,说道:“军民两用的港口,军队出份力也是应当。”</p>

“这样的话,陈某就放心了。”陈有善也猜出陈继盛派他来盖州的原因,就是因为他和郭大靖的关系很近,能够得到郭大靖的大力帮助。</p>

海运已经是东江镇最为倚重的运输方式,尽管陆路驿站也建了不少。等到平定辽东后,内河水运也将得到极大的重视和发展。</p>

辽东沿海的港口码头也将不断增加,使得内部的人员物资运输,以及移民和商货,也尽量要一步到位,直达目的地。</p>

现在的关键是军用民用分得不清,凡是公家的船只,笼统地都能算是水师。</p>

郭大靖沉吟了一下,还是决定暂时不作调整。时间有些来不及,统筹所有的力量于平辽,水师也重要的一环,船只越多,实力越强。</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