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逆天换明> 第五百五十六章 前锋,就要急攻猛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五十六章 前锋,就要急攻猛进(2 / 2)

用四天或五天的时间推进到沉阳城下,这是郭大靖的预想。</p>

或许会晚一点,要经过战斗。但并不影响大局,有战斗说明建虏还没有逃窜,还在徒劳地抵抗。</p>

以两协步兵,辅以大量的火炮,郭大靖认为只是前锋就足够数量。建虏想要集中兵力破一路的话,肯定也不会把目光盯到主力身上。</p>

只要中路突进的够勐,建虏如果有突击一路的企图,也会调动人马阻挡,以争取时间。</p>

争取时间,可能是为了全体军民的大撤退,或者说是窜逃;也可能是为了合击某一路东江军。</p>

而这也是郭大靖所希望的,不经战斗的平辽,不符合长远的利益。只要建虏在战斗,就一定会付出伤亡,带来有生力量的损失。</p>

“虎皮驿位于辽阳沉阳的中间距离,是沉阳的南大门,在此地必有一战。”</p>

郭大靖用手指点了点,提醒道:“两天之内,你们必须赶到虎皮驿。如有建虏驻防,便一定要开始进攻。”</p>

《沉阳县志·古迹》记载,“虎皮驿古城,在城南六十里,周围一里一百三十步,南一门。</p>

努尔哈赤进攻辽阳时,进师虎皮驿,守军不战而降。后改修南北二门,今十里河城。</p>

明朝经营的虎皮驿,与奉集堡和武靖营城互为掎角之势,是扼守辽阳和沉阳的主要通道,战略地位十分险要。</p>

明万历十七年,辽东总兵贺世贤和名将柴国柱先后屯兵虎皮驿,辽东经略熊廷弼亦曾驻兵于此,以此地的险要扼守辽沉。</p>

由于战略地位极其重要,这里也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军事防卫功能明显高于驿站的传递功能。</p>

而从沉阳向辽阳进攻,虎皮驿是辽阳的桥头堡;反过来,虎皮驿则成了沉阳的南大门。</p>

渡过太子河,直到虎皮驿,基本上无险可守。面对东江军的强大火力,建虏也不太可能送死。</p>

所以,前锋推进的速度够快,为了不狼狈逃窜,虎皮驿的战斗就几乎不可避免。</p>

冯西建和李维鸾知道些辽东地理,事先可能也做过些工作,对于虎皮驿的重要性,都心中了然。</p>

“虎皮驿虽然重要,但在地形地势上却并不险要。”李维鸾沉吟着说道:“建虏在此设防,突破起来应该并不算困难。”</p>

冯西建不愧是郭大靖亲手培养出来的,领会意思比较快,说道:“郭帅的意思应该是急攻进取,给建虏造成压力,不得不派兵阻击,以争取时间。”</p>

郭大靖点了点头,说道:“辽阳城未失守,我军便再次发动,建虏会出乎预料。再表现出势如破竹,勐烈进攻的姿态,迫使建虏仓促作出决定。”</p>

笑了笑,他又补充道:“其实,你们只要打响进攻战,表现出急迫的心理,就足够了,倒不必不惜代价攻取虎皮驿。”</p>

攻击虎皮驿,逼迫建虏要么调集重兵阻挡,要么就狼狈北窜。反正,围绕沉阳城的战斗,多半不会激烈,不会象辽阳城这样,有死守之意。</p>

而在建虏的注意力集中于沉阳南大门——虎皮驿时,三大飞骑团或许已经杀入其后方,大肆地烧杀抢掠。</p>

李维鸾明白了,连连点头,说道:“末将明白了。”</p>

郭大靖面露赞赏,缓缓说道:“你们既是主攻,又是策应。吸引住建虏的注意,有利于东、西两路人马的行动。”</p>

除了飞骑团的深入穿插,还有水路的进军。可在沉阳附近登陆,也要直驶抚顺,与飞骑团合兵而战。</p>

而水师对建虏最大的威胁,其实还不在于登陆作战。如同太子河对于辽阳一样,如果能横断浑河,虎皮驿与沉阳之间的建虏便成了瓮中之鳖。</p>

当然,水师具体的作战方式,郭大靖还要与毛承禄和张焘交代,却不必告诉李维鸾和冯西建。</p>

商议已定,郭大靖送走了冯西建、李维鸾等人,略显疲惫地坐回椅中,伸手轻揉着太阳穴。</p>

虽然殚精竭虑,郭大靖很想休息一下。但脑海里却还转个不停,思索着水师的行动。</p>

水师虽然只载有一万步兵,但其作用却非同小可,能让建虏唯恐后路被断,不能专力与中路的东江军战斗。</p>

在明朝,直至近代,限于科技水平,在辽阳以北的太子河、沉阳以南的浑河,都是没有大桥的。</p>

沉阳南大门的浑河只有自辽代以来便往来通行的必经渡口,明朝时称为浑河铺。后来,成为着名的盛京八景之一——“浑河晚渡”的所在地。</p>

而河流对于建虏,具有天生的敌意。即便有渡船,或是浮桥,也有被切断的危险。</p>

如此一来,建虏又如何敢在浑河南岸布置太多的人马?对于中路东江军的突进,恐怕也是有心无力,不敢倾力而战。</p>

摆出架势,却不出招,反倒是最让建虏担心的。如果前协登陆了,靴子落地,建虏反倒能够放心。</p>

没错,假如我是建虏,最讨厌的就应该是要抽兵防备,却很可能又派不上用场,平白地浪费兵力。</p>

郭大靖微抿嘴角,露出了冷笑。不管建虏有没有集中兵力,突击一路的打算,他的布置已经很好地防范住了。</p>

“禀报郭帅,毛帅派人送来了书信。”亲兵入内禀报,才算是打断了郭大靖的思绪。</p>

与毛文龙的书信是比较频繁的,郭大靖的作战布置都是最快上报,尽管毛文龙基本不会作什么更改,但这是一种姿态,一种尊重。</p>

毛文龙坐镇鞍山堡,不到辽阳,同样也是姿态,表达着对郭大靖的信任,更是要扶持他的意思。</p>

功劳,对已经封侯的毛文龙来说,已经不重要了。只是平辽这一项,再封个三孤,也就到头了。再抢功,倒让朝廷和皇帝为难了。</p>

而郭大靖请他来辽阳,主持破城大计,并把辽阳作为后勤物资的转运点,则是一种感谢的方式。</p>

同样,郭大靖也不需要太多的功劳,这是心里话。朝廷的封赏,远不如实权更重要,他还年轻,也别太冒尖,让皇帝难做。</p>

</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