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我在春秋不当王> 第330、331章 庆封的生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30、331章 庆封的生死(1 / 2)

朱方城破,钟离国灭,楚国再一次向世人展现了其极为强大的军事力量。</p>

就在李然审问完了庆封后,楚王熊围在乾溪再度是以庆功为由,大宴群臣。聊以款待凯旋而归的将士,以及追随他一道而来的楚国朝臣们。</p>

延席盛大而隆重,偌大的乾溪,又再一次弥漫在了笙歌艳舞之中。</p>

而在这之前,其实李然已经觐见过楚王,也告诉了他一些关于庆封的情况。尤其是有关庆封对于吴越的熟识与了解。当然,其中有关齐国以及暗行众的信息,李然都故意是做了隐瞒,并未据实相告。</p>

延席上,酒过三巡,楚王那张英武的国字脸上,借着酒色的熏染,又顿是显出了一股傲然之色。他举着杯盏扫视着台下众臣道:</p>

“此战,全赖在座的诸位臣工!我楚国终于是截断了吴国与中原各国的通路,同时也打掉了吴国赖以生存的犄角之邦,扩大了我楚国在东面的疆域。如今!攻灭吴国,已是指日可待!”</p>

“此番率兵在前线与庆封作战的诸位将士们,寡人,敬你们一杯!”</p>

显然,楚王又高潮了。</p>

而他的兴奋点,完全是源于他即将要发动的新一轮战事。</p>

如今,没有了钟离从中作梗,这对于他接下来要发动的灭吴战争将是极为有利的。</p>

也难怪,作为楚国的死对头,吴国的趁势崛起对于楚国而言乃是如虎在邻一般的存在。</p>

而楚王熊围在即位以后,与吴国的三大战事又悉数全胜。当此时刻,楚王自然不会坐失此等良机。</p>

“谢大王!”</p>

群臣举盏,皆一饮而尽。</p>

李然亦是身在其中,听闻楚王之言,心情一时颇为复杂。</p>

他当然知道楚王胸中的沟壑,如今意欲倾覆吴国之心可谓是昭然若揭。</p>

然而当此时刻,他却也找不到合适的借口去游说楚王放弃这一战略。毕竟当初楚国之所以要攻打钟离国的目的,就是为了孤立吴国。</p>

如今,一切都在顺利的进行中,楚王接下来将要起兵攻打吴国,似乎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p>

此时,李然又朝着申无宇是瞥着多看了一眼,但见申无宇脸上也尽是踌躇之色,他心中亦是稍定了下来。</p>

此间楚国群臣数十个,别人他不敢肯定,但他敢肯定,只要楚王提出了攻打吴国的战略,申无宇定然是会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p>

毕竟,攻打吴国可不是攻打钟离,这两件事乃是有着本质区别的。</p>

而且,楚国如今看上去虽是强盛无比。可一旦要与吴国开战,其所需要动员的力量,可能还需数倍于钟离。届时,整个楚国庶民都将再一次戴上沉重的枷锁,而底层人民的怨怒,也终将会成为颠覆楚王统治的一大助力。</p>

申无宇既是忠君体国之人,他自是不会眼睁睁的看着这样的情况发生。</p>

而楚王此时倒也学乖了,并未明言提出意欲攻打吴国的筹谋,而只是在痛饮几杯后,又故作姿态的询问起了究竟该如何处置庆封。</p>

“庆封乃齐国叛逆,如今为我楚国所擒,诸位以为该当如何啊?”</p>

关于这件事,楚王并未与李然私下商议,而这也是他第一次公然提出如何处置庆封的议题。</p>

听得楚王当着楚国文武众臣的面将此事突然提及,李然的脸色顿时变得有些不太好看。</p>

因为他知道,在场的楚国将军可不在少数,而且这些人也大都是参加了朱方城之战的。他们对于庆封的态度那自是母庸置疑。</p>

所以,楚王开口直接跟这群人商量该如何处置庆封,他们的回答还能是什么?</p>

只一个字——杀!</p>

果然,当楚王的话音落下,楚国的将领们便是纷纷进言。</p>

“大王,庆封该杀!”</p>

“我楚师为攻占这朱方城,损失惨重,若不杀此人,不足以平复将士们的怒意!”</p>

“没错!庆封此人狡诈诡谲,害我们吃了好些个苦头。此人不杀,不足以振我军心!”</p>

“是啊!如今钟离已设为我楚的新县,若不杀庆封,又何以震慑钟离这些蛮人?!”</p>

杀庆封,在这些将领看来,已然成为一个无需讨论的话题。</p>

无论是出于何种原因,庆封都必须要杀。</p>

此时,伍举也是随势附和着,朝楚王一拱手后言道:</p>

“大王,诸位将军所言甚是。”</p>

“庆封作恶多端,罄竹难书。此人死有余辜,留他一条性命至今已是不该啊!”</p>

“如今大局已定,此人断不可留,唯有杀之,以祭我师!”</p>

身为这一场战役的中军大将,他当然也不希望看到庆封一直活着。</p>

毕竟当初攻打朱方城,他也是一度被那庆封是耍得团团转。庆封若是活着,对他而言那就是一种羞辱。所以平心而论,他又岂能容得此人是继续苟活下去?</p>

楚王闻声,微微点头,随即才将目光是慢慢转向了李然,并是故作姿态的询问道:</p>

“先生以为如何?”</p>

在这件事上,他虽是没与李然提前商量。可在做决断时,却还是要征求李然的意见。</p>

只不过,是放在了群臣表态之后。</p>

由此可见,如今的楚王对于李然的了解已经熟到了何种的地步。</p>

他知道李然的态度,他也知道李然知道他的态度,李然也知道他知道李然知道他的态度。</p>

所以,这一顿操作,显然就是逼着李然能够在这件事上,放弃自己所秉持的一贯态度。</p>

随着楚王的目光,在场的楚国重臣也都不约而同的将目光锁定在了李然的身上。</p>

他们当然也很想知道李然对此的看法。</p>

而且,他们都知道,在这件事上李然的发言权显然要比他们更重。</p>

“臣以为,庆封还是不该杀……”</p>

而李然的回答简洁而坚定。</p>

他答应过庆封要保他一条性命,所以,当此时刻他自是不会食言。</p>

众人闻声皆是一震,并皱眉不语。</p>

他们知道李然这么说,肯定是有他独到的理由的。因为,每到这种时候,基本都是如此。</p>

楚王见状,亦是一愣,随后却又当即笑道:</p>

“哦?这却为何?”</p>

李然起身,朝着楚王躬身一揖,侃侃而言道:</p>

“当年谭国国君对齐桓公无礼,齐桓公后来起师灭谭,大战不过数日,谭军溃败,谭国的国君谭子,逃亡至莒国,齐桓公却也并未是将其赶尽杀绝。”</p>

“之后谭子于莒国内得以繁衍,至今其脉尚存。”</p>

“大王既是以齐桓公为榜样,便该当效法。以宽和之姿待人。如此,方能为楚国的后世之君,留下一个仁德宽厚的好榜样。”</p>

“也唯有如此,可令世人从此知晓楚人也并未皆是蛮夷草莽之辈,日后世间贤才也会争相而投,届时楚国大业便可无忧矣!”</p>

杀一个庆封确实是太容易了,对于楚王而言,不过就是一句话而已。</p>

可只这一句“杀”,却可能就会对偌大的楚国产生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