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5节(2 / 2)

李德任不蠢,不会用亲妹妹施这等美人计,所以派李德馨前来,必然是看中她有某一项长处,或者她的长处还不止一项!

完颜康交代完注意事项,即刻赶回。勇义军与西夏的关系,人尽皆知,无论是哪方势力,也都不想与西夏交战,安抚西夏是必须的,甚至在许多人的心里,夏主将妹妹都送了来了,他们也不介意多一个党项族的女主人。

西夏经过数年休养生息,战力更胜以往,它的土地比蒙古肥沃,史上也曾是汉唐领土,还是那句话——不划算。金国旧土没有十分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更注重利益一些。能合西夏之力,吞金灭宋,再反手与蒙古抗衡,那就太完美了!

回程的路上,许多人都笑得很暧昧,安抚西夏,在他们看来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

完颜康眉头紧锁,与蒙古讲和,前期必须秘密进行,他也不需要向任何“他国”汇报。西夏不满是应有之义,李德任遣使而来必少不了这样一个程序。但既然是遣使而来,就必然是有缓和的意思,如何让西夏不要炸毛,是摆在他面前的难题。

到得府内歇下,西夏使节却还没有抵达。夏使走得并快也不慢,先期递交了文书,得到应允,才缓缓而来。这给了完颜康足够的准备时间,比如馆驿,比如应对之策。

徒单衡被他派往上京路,也是为了隔开徒单衡与完颜洪烈,免得发生意外。徒单衡二话没说,收拾完了行李,便往上京路去了。耶律留哥不是善茬,他也怕上京路的女真人无法与之维持平衡,更何况上京路的煤铁矿才开挖,新的粮种也需要试种推广。科举份额不是不争,而是发现如果上京路兴旺了,份额自然会增加,否则撒泼打滚儿也是争不来的。

走得痛快,还能让完颜康放下戒心,以为他想完颜洪烈去死的心没那么强。从而是有更多的布局机会。

完颜康身边的女真人力量减小,史天倪与张柔等北地汉人渐得重用。议事之时,张柔便说:“我与西夏向为盟好,互施援手,断不可因小失大,丢了这盟友。人无信不立,国亦如此,请与西夏再宣盟誓。”他属于理智派,对西夏也没什么深仇大恨,讲得也比较平和。

史天倪赞点地道:“正是如此,与蒙古议和虽然解了燃眉之急,却也有些麻烦。第一,若蒙古攻我盟友,我当如何?第二,蒙古腾出手来,翦灭诸国,势力大增,我当如何?第三,蒙古若与金、宋联手,我当如何?”

斫答想了一想,道:“我有话说。”

完颜康一笑:“说。”

“我们忌讳蒙古,难道蒙古不忌讳我们吗?”

张柔点头道:“是以我等并没有谏阻此事,”他到底比斫答见识深些,并没有被问住,“如今史兄所言,也是未雨绸缪。”完颜康肚里补上一句【再说了,反悔对我来说也没有什么心理障碍。】史天倪对完颜康一拱手:“元帅容禀。我与蒙古,互相忌惮,实非长久之策,彼趁此之机吞并诸国,我亦可如此。”

戏肉来了!他们都担心完颜康还是“不忍”去吞并金国。

完颜康问道:“你们觉得,不能消灭我等,蒙古人会停手吗?他们停不下手的,蒙古资财匮乏,在劫掠中尝到甜头的人是不会停手的,南下不行,他们便西进。”

斫答道:“他们有事做,我们正可趁机下河南!”他颇为注意,不提“灭金”二字。

完颜康道:“这才是你们要说的吧?”

斫答理直气壮地道:“这难道不是我们该想的吗?否则养我们何用?宋国无用,与他们联手还要收拾烂摊子,不如不要。”

张柔道:“不错不错,免得到时候再有河南之争。”

几人你一言我一语,将大饼画好了,一齐望向完颜康。完颜康道:“先见夏使。”这时候完颜康就想起徒单衡的好处来了,这类事情上徒单衡的表达方式要更能让他接受一些。

一拳打在了棉花上,张柔等人有些恍然,瞬间明白了:不能自己说什么,老板就照着干呀!这种想法必须排除!

十分有默契地,诸人将此事掀开,讨论起夏使的事情,并且放弃了拿李德馨调侃完颜康。

*******************

夏使不久便到了,比起以前见过的使者,这一次的西夏使团看起来精神多了。从来使者们都是西夏贵族,生活优渥,看不出生活是不是窘迫。随从就不一样了,尤其是低级的随从,他们的状态更能看出西夏的状况来。低级随从们比之前看过的显得安逸,表情中急迫的成份并不多,人也比前几批略胖一点。就是衣饰,简朴归简朴,也干净了许多。

西夏现在过得不错。完颜康得出了结论,对夏使的态度愈发和缓了。

西夏正使是皇室老人,礼仪和缓而周到,不见横眉竖眼,从从容容递交了国书。通常国书上写的都是表面文章,纵有深意也是弯弯绕绕,这是两个国家的传统。西夏与勇义军通书称“国书”,这本就代表了李德任的态度。

李德任相信完颜康并不傻,不至于相信可以与蒙古长久和平共存,并为此舍弃西夏,但是姿态,还是要做的。

于是,在完颜康与正使客客气气说了好多“一向友好”之类的话之后,作为副使的李德馨出场了。与先前相比,她成熟了许多,安安静静地听两人讲完客套话,等长辈正使微侧身子,闪出半边空缝来,从“友好”说到了“一向”,引出来“您一向友好”公主都给我们放回来了,所以这次公主也跟过来了。

李德馨行礼,完颜康回礼,友好地气氛里,李德馨道:“那时年幼,多有得罪。”

完颜康想起当初,自己也是一言难尽的装模作样,不由笑道:“大家都一样的。”

李德馨道:“如今怕还要再得罪一次。”

完颜康不动声色地问道:“是什么?”

“你我是盟友吗?”

“是。”

“盟当共进退,不知你为何与蒙古勒石有约互不攻伐?要置我大夏于何地?有朝一日,蒙古攻夏,阁下要袖手旁观吗?”

虽然也很想马上得到一个确切的答案,正使还是“劝”住了李德馨:“国家大事,岂能草率?不若详谈?否则便是答应了,不能应验,又有何用?”

这样的情节,明白人都知道是走过场,戏肉在场下,完颜康含笑答应了。正使道:“还未拜见太夫人。”李德馨痛快地承认:“是我的不对,礼未见完,先冲动了起来。先前多蒙照顾,还请允许我等拜见太夫人。此外还有一事,你们要详谈,总要先考虑的。”

完颜康因问何事,李德馨的从容也绷不住了,沉下脸来道:“蒙古入吐蕃了。”

第117章 深沉了

吐蕃曾经是一个庞大的高原帝国,一度对唐帝国造成了不小的威胁。现在的吐蕃,已经不是那个统一的帝国了,早在唐代后期,因为内斗等各种原因,它便开始分裂,没有了一个共同的王,只分为各部。后来,各部更是分别依附于北宋和西夏,昔日荣光不复。

时至今日,昔日的吐蕃帝国已经不复存在,名字却还保留了下来,通常用来指青藏高原这一片原吐蕃帝国的范围。

青藏高原,原本是党项族的故土。因为吐蕃兴起,党项人不愿归附,不得不离开家乡。辗转被唐帝国收留,赐予灵夏之地,才有了新的繁衍生息之所,成为第二故乡。在灵夏生活日久,党项人早没了回去生活的念头,青藏高原的生活,远比不上河套平原。

往昔被迫迁徙在今人心里,其仇恨之意已经很少了,西夏人更担心的,却是蒙古人吞并吐蕃诸部之后会有什么举动!

既然是从青藏高原迁出,遇到唐帝国而止,而唐与吐蕃曾有战和,可知它们离得很近,灵夏诸州甚至可说是夹在唐与吐蕃之间。唐帝国没了,中原之地政权纷立,不变的是党项人与吐蕃人之间的距离——很近。

蒙人灭了西辽之后,往西是中亚诸国,西辽的正南方,是吐蕃诸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