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 第225章 王霖:若要杀一儆百,那就选秦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5章 王霖:若要杀一儆百,那就选秦桧(1 / 2)

,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p>

群臣声讨,一时群情激奋,延福宫大殿上乱成了一锅粥。</p>

尤其是那群早就有备而来的科道言官,翰林出身的清流文臣,将这寒窗苦读积累练就的精美文笔,都用在了对太子赵桓的口诛笔伐上。</p>

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朝臣跳出来了。</p>

剩余那些持中立姿态的,以及归属于太子党的人,其实也被顾大川突如其来抛出的铁证给惊呆了,暂时没有任何应对之策。</p>

赵桓面色狰狞。</p>

他没想到赵楷这两年暗中串联的力量竟如此汹涌。</p>

实际不光赵桓,赵佶都陡然震动。</p>

这个他一向偏爱的皇三子,竟如此可怕!难怪当年他还下场参加科考,拿到了事实上的一科状元!</p>

而所谓法不责众,即便赵桓今日熬过这一劫,也很难对这些站在公义立场上的言官进行报复,否则他的道德瑕疵就会被无限放大,为天下人所唾骂。</p>

赵佶心急如焚,他下意识扭头望向殿后。</p>

他不知道王霖为何迟迟不予发动。</p>

王霖的后招呢?</p>

他的随机应变和力挽狂澜的本事呢?</p>

实际王霖凝立在赵佶龙椅后的屏风之侧,也多少有些错愕。</p>

他真没想到赵佶居然会出了这么一记损招,关键赵佶并没有老实交代,让他压根没有思想准备。</p>

王霖深沉的目光投向李纲、张叔夜和吴敏三人身上。</p>

他在旁观,这三人到底有多大的概率会因见大势已去而半路转变立场,毕竟,如此一个被彻底抹黑了的储君,似乎已经失去了支持的价值。</p>

他心里更清楚,这仨人之所以坚定支持赵桓,不在于赵桓多么英明神武,主要是他们的政见和未来想要施行的大政国策,得到了赵桓的首肯。</p>

尤其是李纲,他与吕颐浩政见分歧之大,还掺杂了很多党争的派系色彩,毫无融合的可能。</p>

而一旦让吕颐浩支持的赵楷登位,对于李纲、吴敏而言,基本上等于宣布了政治生命的终结。</p>

百盟书</a></p>

然而目下的局面……似已不可挽回了。</p>

李纲苍首颤抖,心底哇凉。</p>

这些日子,他自觉自己就像是一个苦口婆心的大夫,想要给病入膏肓的大宋开出一剂剂勐药,试图将日渐穷途末路的宋廷从一条糜烂透顶的不归路上拉回来。</p>

可人算不如天算。</p>

凭空就冒出一个恽王来。</p>

一个过去好几年朝野上下都不曾关注过的沉寂皇子。</p>

在恽王的长袖善舞下,赵桓步步溃败。</p>

以权谋、心智、才学等等各方面来说,赵桓比赵楷都相去甚远。</p>

李纲长叹一声,他的这声无奈的叹息很快就淹没在群臣的沸反盈天之中,无人关注。</p>

张叔夜与吴敏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眸中看到了某种悲凉和决绝。</p>

此时突听李纲舌绽春雷道:“臣启官家!”</p>

李纲怒发冲冠,白首昂扬,轰然跪倒在丹墀之下。</p>

赵佶望向李纲,正在竞相上奏的人不得不暂退避三舍。</p>

“今我大宋,国力羸弱,国运艰难。内有天灾频发,河北、河南、淮南、江南、剑南均有民乱兹起,外有强敌环伺,契丹亡我之心始终不死,西夏心怀鬼胎,金人虎视眈眈,正在窥我虚实!燕云故地,落入辽人手上百年不得收回……今,民生凋敝,军备废弛,官场昏暗,国将不国!”</p>

“至此国难当头,亡国灭种的危机触目可及,可我宋廷上下,此时此刻非但不思君臣一心,奋发图强,抚民生治经济强军备,富国强兵以抗外敌,反而在朝堂内外频发内讧,党同伐异,祸延宫墙!”</p>

“储君扛鼎已有数载,可如今却竟出夺位之争!此乱一开,大宋江山社稷必更处风雨飘摇之中,而宫乱起则殃及天下,民更不聊生、军更加怠战,若外敌趁势而起,长驱直入,大宋数百年江山必将毁于一旦!”</p>

李纲言辞康慨,神色痛不欲生,痛哭流涕顿首道:“官家,不知若到了那般时刻,我辈仍然要站在朝堂上照旧喋喋不休,争辩谁来当储君吗?覆巢之下无完卵,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大宋若亡,储君何来?!”</p>

“是故,请官家乾坤定鼎,平息内乱,佑我大宋!臣李纲,冒死上奏,以死谏之!”</p>

李纲以头叩地,发出砰砰之声,而再次抬起头来时,这位老臣额上鲜血迸流,苍首颤抖,老泪纵横。</p>

不少朝臣为之动容。</p>

王霖在殿后也暗暗点头。</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