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 第358章 黄河!!黄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58章 黄河!!黄河!!(1 / 2)

龙德殿上一片沸腾。</p>

除了皇帝狂喜的情绪感染之外,主要是绝大多数的朝臣都如释重负——</p>

既然王霖率大军勤王而至,且已经两战大捷,将金人驱逐到了黄河以北,那么,这至少意味着朝廷暂时不用跑了。</p>

赵佶终于不用当可耻的赵跑跑了。</p>

但王霖此番不光有捷报,还有奏表和要求。</p>

其一,为张叔夜和麾下战死诸将军卒请封、请功,要求朝廷厚恤阵亡者家属。</p>

包括伏虎军阵亡之军卒。</p>

请朝廷出钱不低于五十万贯用于死难者抚恤。</p>

朝廷要尽快派出抚军使,前往滑州。</p>

其二,从快从足保证滑州一线伏虎军的粮草辎重供应。</p>

其三,朝廷即刻昭告天下各藩镇勤王。</p>

其四,抽调徐宁率神武军一万,西进剿灭数千逃窜的契丹常胜军,郭药师部。</p>

其实王霖的四个要求非常合情合理。</p>

但赵佶却大觉为难。</p>

国库空虚。</p>

没有钱,拿什么犒赏大军和抚恤家属。</p>

还有,调离京营禁军一万,给赵佶极大的不安全感。</p>

他觉得京城守军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他还想调王霖的伏虎军回撤京师呢,怎能同意将原有的京师守军外调?</p>

因此,龙德殿上又起了争执。</p>

且说王霖在黎阳、滑州大败金兵,且斩首三万余众的捷报渐渐扩散至整个大宋,各地官军精神为之一振。</p>

尤其是河北,各州府的残兵、民间义军闻此消息纷纷过河向滑州而来,一连数日,来滑州投军者不计其数。</p>

岳飞由此不但将伏虎军折损阵亡的部分补齐,还又将河北残军一万多人,另编为一支新军,暂时名号为“龙骧”。</p>

新编龙骧军由汤怀、王贵等人统率,接受岳飞的统一调度指挥。</p>

而时间渐渐进入大宋宣和二年的八月,河南气温更加炎热,连下暴雨,王霖在滑州,越觉心神凝重。</p>

滑州城上,天色雾蒙蒙地,依旧下着稀稀拉拉的毛毛细雨。</p>

王霖披着蓑衣,在岳飞等诸将的陪伴下眺望着远端的黄河干道。</p>

王霖其实并不太担心金兵的再次过河,毕竟迟早还要一战。</p>

但目前围攻太原的金兵延迟不进,完颜宗望这边又损兵折将,盘踞在相州修整。</p>

王霖估计完颜宗望还要观望一阵,暂不愿渡河与声威大震的伏虎军作战。</p>

毕竟阿骨打诸子,以保存自身实力为第一要务。完颜宗望与他的兄弟们为争夺地盘,迟早会生内讧。</p>

同理,王霖的伏虎军千里征伐西夏,又长途奔袭驰援京师,接连与金兵决战,时下人困马乏,也需要时间来恢复。</p>

所以两军暂时维持着微妙的战略平衡。</p>

能打破平衡的因素有二。</p>

一是完颜宗翰的大军拿下太远,直入陕西,再进攻河南。</p>

二是……</p>

这便是王霖时刻都在担心的雨季的黄河泛滥。</p>

黄河!</p>

黄河!</p>

天威甚于人力,若是黄河在这个关键时刻决堤,宋军将不占自溃。</p>

细雨蒙蒙中,城外的蝉鸣依旧呱噪,王霖渐有些心烦意乱。</p>

诸将都明白王霖再担心什么。</p>

刘光世迟疑良久,终还是躬身道:“王爷,末将以为,不若趁机决开对岸黄河之堤,引黄河水冲向金人,非但黄河水患之危自解,还足以让金人不战而溃!”</p>

韩世忠嘴角一抽。</p>

岳飞面色冷漠。</p>

泄洪灭敌!</p>

刘光世能想到的,其他人怎么可能想不到,只是决堤水淹金兵并不算什么高明的计策,效果是可以预见的——但,水淹金军,河北多少百姓要遭无妄之灾?</p>

卢俊义的老家是河北,他闻言忍不住怒道:“刘统制,水淹金人,那么我河北百万百姓又何其无辜?黄河决堤,不知要有多少河北黎庶死于洪水之中?!”</p>

刘光世冷笑:“诸位,金人入侵河北,所到之处,几乎鸡犬不留,河北百姓此刻已经被屠戮殆尽,已成不毛之地。</p>

况且,于我大宋而言,抗金才是大略,是大局!若不灭杀金人,还不知道要有多少百姓死在他们的铁蹄之下!”</p>

“王爷,还请早做决断!”</p>

王霖面色深沉,一言不发。</p>

刘光世无奈,只能悻悻退了下去。</p>

王霖其实也曾产生过这般念头。</p>

毕竟黄河洪水之中,金兵绝对死无葬身之地。</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