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古代言情>趣闻杂事> 第二章 中秋佳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章 中秋佳节(2 / 2)

上古时代,巴楚一带有的民族崇虎。他们不但自称为虎,而且喜欢将山名、地名、水名以“虎”命名,甚至对几乎所有尊崇的神灵都称为虎神,将月神也称为虎神,用其土语说即“於菟”。</p>

嫦娥奔月后成为月精,自然也就成了巴楚崇虎民族心目中的“虎神”了。嫦娥自然也就是“於菟”了。</p>

而把“菟”解说成“兔”,是晋代学者王逸注解屈原《天问》时望文生义发生的错误。</p>

后人沿用这个错误的解释,便以“兔”代“菟”了。又因“於”同“玉”相近,“於菟”一名也就被后人附会成了“玉兔”。</p>

可见,玉兔捣药就是月神嫦娥捣药。(来源:网络)</p>

第四个玄宗故事</p>

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但宫前有守卫森严,无法进入,只能在外俯瞰长安皇城。</p>

在此之际,忽闻仙声阵阵,唐玄宗素来熟通音律,于是默记心中。</p>

这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日后玄宗回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声,自己谱曲编舞,创作了历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p>

ps:申天师,本名申元之,相传乃魏时人,籍贯不详,活跃于唐开元年间,时人称之“申天师”。</p>

他游名山,博采方术,得内修度世之道。开元中,召入上都开元观,与唐明皇共游月宫。元之善禁咒法,后行于邵州(今湖南邵阳),为南派法。</p>

道士鸿都:“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作品《长恨歌》</p>

5、月饼起义</p>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p>

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p>

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p>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p>

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之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p>

ps:1,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p>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p>

2、根据中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p>

最后,向远在他乡的,亲人和朋友,送一首诗。</p>

中秋</p>

中秋本是团圆日,奈何亲友赴四海。</p>

亲友异乡勿孤单,抬头望月吾犹在!</p>

四海八荒游天下,待到功成聚嘉禾。</p>

今日暗,他日光。今日月,他日阳!</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