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武锻大明> 第178章:组建内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8章:组建内阁(2 / 2)

“微臣遵旨!”</p>

五人出列齐声道。</p>

选出这五人组建内阁,朱允炆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首先方孝孺就不说了,这人为人正直,而且在历史上也是证明过自己,让他进入内阁,可以起到一个表率作用。</p>

然后是盛庸、田厚义,都是朱允炆最为信任的人,其中盛庸此前一直担任兵部尚书,而且还亲自带兵征服南亚五国,这算是一个懂得军事的人才。</p>

至于田厚义,他是一位仁孝之人,这些年担任科技部尚书,为大明王朝建立不少功勋。</p>

至于杨士奇与王直,杨士奇在历史上,曾经担任过朱棣的内阁大臣,当时的内阁号称三杨,即为杨士奇、杨荣、杨溥,而且这些年他的人品才学,朱允炆也是看在眼里,让他进入内阁,是一个不错的选择。</p>

最后是王直,在原来历史上土木堡之变后,沉着应对,而且还历任礼部侍郎,吏部尚书。</p>

看着大殿上的五人,朱允炆道:“首辅暂由方爱卿担任。”</p>

“微臣领旨!”</p>

方孝孺躬身道。</p>

让方孝孺担任内阁首辅,这是实至名归了,原来历史上他宁愿舍弃十族,也不愿效忠燕王朱棣,就凭这一点,他就有资格担任首辅。</p>

即使现在朱允炆时期,方孝孺这二十多年,初期是纠察司指挥使,他的正直,使得很多贪官污吏闻之胆寒,也是因为他担任纠察司指挥使这些年,为大明的吏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p>

最后内阁办公地点,朱允炆将它放在了文渊阁,这一点自然也是借鉴了历史上朱棣的做法。</p>

成立了内阁之后,朱允炆的日子,就要轻松许多。</p>

因为接下来朝廷大小事情,先交由内阁商议,等他们商议出一个结果之后,再交由朱允炆来拍板定夺,这就给朱允炆减轻了一些负担。</p>

在此之前,因为先帝的政策,皇帝除了掌控皇权,其实还坚固着相权。</p>

将军政大权牢牢掌控在手里,对于一个皇帝来说,这自然是极为重要的事情,但是如果每件事情,都这样事无巨细,其实真的很累的。</p>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朱允炆这些年可是累得够呛。</p>

现在好了,分一部分权力给内阁,如此皇帝也就可以轻松一些,当然军政大权,其实依然还是在皇帝的手里,内阁只是议政,而非最终拍板决断。</p>

......</p>

半年后。</p>

朱允炆无比轻松的看向大殿上的文武大臣。</p>

组建内阁的这半年,他是真的感觉非常轻松,武英殿终于少了不少奏章,小事情各部自己就已经办理了,大一点的事情,内阁商议后,朱允炆只需根据他们商议的结果,做出最终的决断。</p>

舒坦——</p>

“诸位爱卿!”</p>

朱允炆澹澹的道:“九年前,朕决定修建北平至白令海峡的铁路......”说着他看向铁道科新任侍郎周振,澹澹的道:“九年前朕给的时间是十年,只要在十年之内建成这条铁路就行。”</p>

“周爱卿回去告诉铁道科的爱卿们,是你们不懈的努力,提前半年完成了这条铁路的建设。”</p>

“朕非常满意!”</p>

朱允炆确实很满意。</p>

原本以为至少需要十年,才能建成这条铁路,但是现在只用了九年半的时间,不但已经完成全线建设,而且已经通车。</p>

就在三天前,第一列火车正式由北平站发车,正在开往白令海峡的铁路上。</p>

这可不是试运行,这是正式通车。</p>

此前铁道科已经完成了三个月的试运行。</p>

“谢陛下!”周振出列躬身道。</p>

周振刚说完谢,朱允炆却摆了摆手,道:“谢早了,朕还有话没有说完呢......”朱允炆这话一出,惊得周振一愣,但是朱允炆却笑道:“从今日起,铁道科升为铁道部,周振为尚书,所有铁道部的官吏,全部加俸一年。”</p>

“谢陛下!”</p>

周振当即大礼拜服。</p>

铁道科,原本隶属于科技部,主官也就是科技部侍郎,而今日他们独立成为了一个部,周振也一跃成为了铁道部的尚书,相同的原铁道科的官吏们,都将获得升迁,而且皇帝还给他们加了一年的俸禄。</p>

这可是值得庆祝一番的。</p>

霎时间,整个大殿上的官员,都无比羡慕铁道科的官吏们。</p>

早知道当初就进铁道科了。</p>

等周振大礼后,朱允炆扫视一圈后,朗声说道:“朕决定,半月后,太子监国,朕要乘坐火车巡游白令海峡。”</p>

“是!”</p>

百官们齐声应道。</p>

这件事三天前,其实朱允炆就已经提到过,只不过今日算是正式做出决定而已。</p>

所以大臣们很是从容的应了下来。</p>

......</p>

散朝之后,朱允炆将太子朱文奎叫到了乾清宫。</p>

“奎儿!”</p>

朱允炆看着儿子,和善的道:“你这次是第一次监国,这也是父皇对你的一次考验,你可不要让父皇失望,明白吗?”</p>

“儿臣谨记父皇教诲。”朱文奎应道。</p>

“父皇这次巡游,或许会在白令海峡待上几个月,朝政之事,多听听内阁几位大臣的...”朱允炆语重心长的说道:“将来父皇百年之后,这个庞大的帝国,父皇将会交到你的手里,现在正是你锻炼的好机会。”</p>

“是,父皇!”</p>

朱文奎一向恭顺,朱允炆也是最喜欢这个儿子,虽然他是原身朱允炆与马恩慧生的孩子,但是这些年下来,朱允炆也看得出来,这个儿子,就是一个天生做皇帝的坯子。</p>

“还有!”</p>

“多多管束弟弟妹妹们。”</p>

“切不可因为疼爱,就纵容他们。”</p>

正所谓长兄为父,当爹的走了,哥哥就得好好照顾弟弟妹妹们。</p>

当然,朱允炆这也是为以后考虑。</p>

这封建帝王家,为了皇权,不惜手足相残比比皆是,他自然不希望他的儿子们,有一天也因为皇权,从而勾心斗角,尔虞讹诈。</p>

“父皇放心!”朱文奎回答道:“弟弟妹妹们,一项恭顺,儿臣定会好好照顾他们。”</p>

“嗯!”朱允炆微微点头,满意道:“这就好!”</p>

朱文奎其实也知道,老爹这是提前告诉他,以后要善待自己的弟弟妹妹们,他从出生就被封为皇太子,父皇这些年不断加固他的地位,也让弟弟妹妹们,对他非常尊重。</p>

虽然知道皇家无亲情,但是在朱文奎的心里,他自然也希望兄弟和睦。</p>

.....</p>

大明建文二十四年十月初一。</p>

一辆崭新的列车停靠在北平站的站台上,而在月台上则站着百余位大明朝廷高官,在他们的前面则是大明皇太子朱文奎。</p>

列车车厢内,皇帝朱允炆正襟危坐,看着窗外的百官们,心情十分舒畅。</p>

上一次这种场面,已经过去三四年,那时候大明朝的国都还在应天,他也是坐着火车要巡游北平,只是离开应天之后,就再也没有南下,再也没有重回应天。</p>

而这一次,他又坐在了火车上。</p>

只不过,他依然不是要南下应天,而是继续往北,要去更北边的白令海峡。</p>

......</p>

.....。</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