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大明新福王> 0011 俱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011 俱兴(2 / 2)

当然王宫位置也要精细设计,设计好后放一些房子、大殿模型上去。这些完成了吴大有与他们这些人就去灵山岛负责建设,优先项目为环岛依山城墙、水下抛石、防波堤、造船场、盆地水窖、工厂与宿舍等等,宫墙与宫内建筑迟一些再说。</p>

对这安排众人也理解,那是因为常洵就藩起码八年十年之后,资金也是逐年下拨,全面推开不必要也没钱开支。随即众人根据常洵决定完成最后的设计,常洵也算又暂时完成了一件事忙其它了。</p>

这时其它项目中有玻璃,玻璃生产常洵也是没有接触过、见到过的东西,可看小说知道与琉璃差不多,只不过玻璃用沙子、长石、碱,与琉璃原材料不一样生产工艺差不多,两者只是一层纸没有捅破。</p>

还有琉璃这时生产工艺已经成熟,只是被人当作饰品代替玉石生产,追求五颜六色、光洁灿烂;玻璃则当作器皿、防风采光等材料生产,追求透明、不透明也要低价大量生产,双方一开始目的完全不同。</p>

知道这些区别这时候只要有钱,或先学习琉璃生产再研制玻璃并不难了。因为有钱钱就可以请琉璃工匠根据自己所知的原料试验就是,至于何时成功与脱色、运用投入大小及运气等都是。</p>

因此常洵自己不懂欲生产玻璃条件不缺甚至属十分优越,首先琉璃生产主要是为了皇家,如琉璃瓦这时其他人根本不允许用,只有庙宇之类少许有之,琉璃工匠集中在京城,常洵找几个最好的琉璃工匠无人拒绝,不废吹灰之力。</p>

第二他有足够的资金投入,不计户部拿出来的‘公款‘安置费,只要开口万历还明里暗里会拨给他一些钱。只是常洵这时还未到设立一家又一家工厂大规模生产,暂时安置费也用不了没有要。还有郑贵妃也硬塞了一些,就这些也让常洵投入玻璃研究足够有余了。</p>

这时他仅在王府起了一个小炉子,用坩埚让一对父子琉璃工匠进行试验。因为原财料砂子只花点运费,碱用量不大,反倒是煤与坩埚成本大一点,可就算如此每日花费不过一二两银子,一年也用不了五百两,那怕两年有所成功也才一千两。</p>

还有不必一下制出完全透明玻璃才算成功,比如浅绿、紫、红等颜色,甚至是深一点也可以制作器皿或用作采光兼装饰先赚一波大钱。并非是一定要做成玻璃镜子才可以赚钱的,十八九世纪的教堂门窗就是五颜六色各种几何图形拼镶的,那时还招人稀罕,普通人用不上呢。</p>

说到坩埚常洵还找了几个有冶炼经验的工匠,让他们自己用坩埚试验炼钢。对此常洵能提供的点子就是坩埚材料要或可以掺入石墨,煤提高燃烧温度可与木柴一样处理,造渣可以用石灰岩,鼓风可以预加热等等。</p>

另一个要求他们精确计量,与试验过程都要做好记录,每一次试验完成都要总结经验。这是这时代人缺乏的科学严谨的试验方式,仅凭感觉可不行。而且是常洵还给所有参与试验的工匠都讲了优选法,优先法虽只有0.618这数字运用好可以快速找到最合适配方。</p>

如此常洵一下铺开了好多项目,好在这些项目试验规模很小,讲解布置后工匠不可能经常过来求助,大多数都是常洵隔几天巡视之时对工匠说几句。</p>

就这样他从有了王府也一日比一日忙,而且他自己还亲自领班带领几个小宦官试验肥皂。为什么自己试验乃是找不到相关工匠,常洵虽然后世知识忘记太多,还是学过化学,在小说中也见到过如何制造肥皂,虽不大全面还是可以试试的。</p>

而且他虽说亲自领导其实动嘴不动手,与其它项目比只不过其它项目工匠独自在干,这里每一个细节都由常洵直接发出指令,由小宦官具体操作罢了。</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