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大明新福王> 0024 途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024 途中(2 / 2)

对此陆继兴一样知道,更知道平民子弟有多难,常洵如此计划也只是计划,什么时候有足够的塾师也不知道,只是他能如此想就了不起。至于会被人骂反正人在大员岛一辈子了,常洵也是一样有人骂几声有什么。</p>

如果说这有人骂,常洵移民安置办法也是一样,如没别的词假仁假义、收买人心、居心叵测之类肯定有人说的。</p>

还有常洵说为何土地兼并会越来越剧烈乃是人人欲有充足耕地,最危险并非土地集中而是没有那么多土地产出足够的粮食。对此常洵提出一方面想办法提高产量;一方面拓地增量;还有一个办法就是适度生育少生优育。</p>

这话肯定有人骂,但常洵说得对实际上每一代都扩大百分之三十左右人口,百年万人成三万人,二百年十万不止了,土地却生不出来的,只能动乱、战争、疫病,一直到人口减去大部分才安定。少生优育再加致力于提高产量,就不大会发生惨绝人寰的大动乱、大战争。</p>

常洵在这次会议上说了不少惊世骇俗之言,决定了多少‘背宗叛祖‘违背传统的事,这参加会议的人已经麻木了。</p>

好在他们本来乃是小人物大多数人不大敏感,又马上出发了与外人没什么接触,常洵担心多事又下了封口令,还有常洵反正已是‘死老虎‘没人时刻盯着,常洵的话与关于对大员岛的一切安排才未传出去,真传出去多少也于常洵不利。</p>

况且常洵并非是将所有的东西都放在会议上讲及讨论,如他之前对陆继兴就‘吹风‘他要在文字教育上研用简体字、拼音字母;在文章上要研用标点符号,改竖行书写为从左到右书写方式等等。</p>

这话陆继兴咋地听到吓了一跳,有点如刨了读书人祖坟似的。可常洵说简化文字乃是一个趋势而已,古代最早用金石文,战国文字各异秦始皇统一文字,李斯书写标准体小篆不仅统一了文字也是简化,比战国文字书写容易且规律。</p>

那么现在为什么不用小篆?还是书写太麻烦了,这才逐渐形成今天的文字,可这文字就不可以再简化?简化乃是为辨别、书写容易节约时间,并不会对文字意义产生改变与误解,所以简化文字才能更好有教无类,而不可能简化了华夏文明。</p>

这话让陆继兴张口结舌,静心想一下还真是这个道理。至于拼音字母实际上一直有人在动脑筋,这时通用的为反切,只是反切用文字标音陆继兴学过不甚好学好用,常洵另创方式也不算思想上多出格,只是一开始陆继兴认为常洵至少有些想简单了。</p>

那是常洵当时说明年他会送几个掌握拼音字母的读书人到大员岛当塾师的,陆继兴一听如此短时间就算是集中几十个大儒也搞不成的。可之后常洵给了他一本简繁体字对照本,他才惊为天人并相信常洵真可以做到他想要干的事。</p>

为什么这样想因为这本对照本上的简体字并非是简化一点笔划,在他看了一遍又一遍后发现这个简化完全有规律,与繁体字也一脉相承学会简体字繁体字也可以辨读出七七八八,多读几次阅读上几无问题,所以这简体字完全具备成熟可实用了两个标准。</p>

再想到常洵身边还真没见什么有名文人,有人密献不出名送给什么人也比送给常洵好。如此分析还真是常洵搞出来的,但那是一个稚童能干出来的?真是他干的短时间搞出拼音字母为什么不能?</p>

那么常洵为什么只给了对照本而不给拼音字母表呢?原因在于陆继兴将负责在大员岛推行简体字与拼音字母,这要预先打招呼最好被说服。</p>

给对照本让他知道这文字已经成熟可用,不给拼音字母表解释就如教授,教授费时且陆继兴不可能亲自当启蒙塾师。还不如明年找一些愿意去大员岛当塾师的年青读书人,由常洵亲自教授十几天后再送到大员岛才是最正确的打开方式。</p>

毕竟那是关于读音,任何书面方式都无法正确传递的,只能如此别无选择。</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