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大明新福王> 0038 新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038 新规(2 / 2)

有这样的原因与措施常洵这时所用的宦官比例确实是有些大,但比例大基本上也不会有大问题。为何如此说的原因在于这时常洵三处地方都是草创,出不了大差错或无法收拾的后果。</p>

或者说宦官不熟悉世务,可这一点恰好正是他们的优点。那是因为常洵这里一切规矩都与传统不一样,他们只需要按常洵所设想去干就可以了,之前没有成见,没有清规戒律,反而可以心无旁碍地去执行。</p>

常洵这时最需要执行的人,而不是有自己想法的人。如此做长期看当然不妥,独断独行出了问题也无法及时发现与纠正,可以后有了一批志同道合或认同新道路新方向的追随者、同路人,那时在一些事上可以协调立场、共襄盛举。</p>

还有常询此时制定的政策方针到具体规定,也必然存在主观意识不合适客观现实的理想主义的成分,这一点常询并非不知道,只是他不可能在之前进行大量且深入的调查,制订出更符合实际的政策方针来。</p>

话说回来,这时三岛几乎都是空白,中左所有一些人也是社会底层,地理上属于边缘。常询在这里起家不管他的建设发展规划理想主义色彩多少,有一个好处没什么原有利益者的纠葛。</p>

当然中左所比其它二岛有一点不大的传统势力,常询也考虑到此事并作出了一些特别规则。如此一来常询的方针可以获得最好的执行,如果执行中实在有所缺失或不合情理、太超前下面反映了常询不可能固执己见,不肯有一丝修改。</p>

因此什么不懂的宦官也不成问题,再则中左所这里民政事务最少,暂时人口增加不可能多。原有人口及土地的处理办法普通人没啥变化,卫所兵一律改为民藉。</p>

这一点划给常询的京营也是一样的,受到的欢迎比阻力大。只不过京营家庭耕种的土地此时不在常询辖下,来到他辖下的人种地也随移民垦荒安排,之前没有如何处理卫所土地的问题。</p>

但中左所乃是有耕地的,对这些土地常询一律收归‘国有‘,卫所官兵欲耕种一律三成交租。其他民地有藉(土地证)一律两层之前没有三成,都不再有徭役之类外办学办医等统一,合作社暂缓等时机成熟再说。</p>

对这政策大部分人都满意或认为可以接受,有意见主要是千户所有职地加非法占了大量耕地的军官,而且是他们的官职也没有了是双重巨大损失。还有一些地主不大交税,士绅更不可能交税,他们肯定不满意的。</p>

对此常询的处理办法职地可以给他们种一样交租,多占耕地必须交出来。官职可以领取一些遣散补偿费,但必须经过离职审核才行。</p>

对地主各种逃税常询当然不认,还规定租子不可超过四成,税与佃户各负责一半。如此地主净租子收入只有三成了,士绅土地也一样处理,优免暂按大明政策办理,不过一律先征后返,按规定返回而不是混淆全免。</p>

土地也将实行使用权制度,即现在交税乃是换取土地使用权,但使用权将分农、林、牧、渔、开矿、办厂、修路等等,税率各不相同外改变用途必须申请批准。</p>

还有土地改变用途优先次序为军用、重大项目、国道、水利工程、省道、码头、公园、道路建设等等,排列在前土地征用补偿标准统一,不可拒绝,标准制定办法另定不低于市场均价,普通用途互相协商。</p>

上面规则对中左所绝大多数人而言变化还不大,于他们好处坏处都不大。不过对已经作了最坏打算的他们而言还是好消息,还有常询名义上收税高一些可直接收取,会比之前役胥收取陋规方面会否好一些。</p>

如他许诺的办学办医如实现,这些都是常询到来肯定好处多。只有少数卫所军官与几个小士绅吃亏最大,但也没比他们设想最坏情况那么糟糕。再说他们也无处诉苦,只能默默吞下。</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