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仙侠武侠>二人森林> 第98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8节(2 / 2)

大米正埋头在倒下的野草丛中啃食呢,易弦仔细看看,它在啃的是野草生出的草籽。

他和何田说话时跟着大米漫步,不知不觉走到了一大片野草丛中。周围的野草经历了一冬天的风雪,全都匍匐在地上,棕黄色的一片,枝叶间还有星星点点的残雪。这些草个头十分高大,如果还是直立的,最高的应该有一人多高,何田仔细辨认,看到五指型的叶子和细细的杆,“唉,这是野麻。我好久没来过这里了。”

“麻?和三三让我们种的那些不太一样啊。”

“嗯。这些也能踩出麻,但是纤维粗硬,只能做成麻绳什么的,做衣服是不行的。你没看,连大米都不吃它们的茎叶,只挑草籽吃。”

易弦捡起一根麻,摸了摸麻杆,想了一会儿,“我们砍一些带回家。”既然纤维粗硬,应该也能当填充材料。

他和何田商量过,用干草当填充物太浪费了,那可都是草料呀,都是家中动物过冬的食物。因此他们决定到山下村子买一船麦秸秆运回来,村民们收获了小麦,麦秸秆要么直接在地里烧了当肥料,要么收回家垛着当引火草料,家中有家畜的,还能当保暖的垫料。现在应该还有很多没用完。

现在,他放眼看看这一片野麻地,这要是都收起来,也要运两三次才能运回家呢。

这可比到山下村子去买麦秸秆要方便得太多了!

易弦抓住大米耳朵揉揉,晃晃它的脑袋,“大米,你可真聪明。”

于是,何田和易弦不再捡野菜了,拿出镰刀把倒在地上的野麻一把一把搂起来收割了,再用绳子捆成一捆一捆的,让大米驮到小船边。

第一批野麻运回家后,他们就不再带大米来了。

他们又往返了两次,直到下午四点,才把这片野麻几乎收割完。

运回家的野麻在窝棚前堆成三座两米多高的小山。

易弦和何田忙碌地把一捆一捆的野麻抱进窝棚里。载着第三批野麻划船回家时,太阳渐渐躲进云层后面,像是一滴墨汁滴进了天空,云朵像被水墨晕染,快速地黑了起来,空气中闻得到湿润的气息,相信很快就会有一场大雨。

刚收割的野麻来不及压成方方正正的草块就得赶紧收好,因为还蓬松着,它们很快填满了干草窝棚中的空位。

这时天上的乌云已经黑得要滴出水了,何田和易弦赶快打开陶器工坊,把一捆捆野麻搬进去。

几滴雨滴重重地落在窝棚顶上时,他们俩顾不得把草捆摞好了,一个抛,一个接,只管先把它们都扔进窝棚里,只要不被淋湿就好。

但最后几捆野麻还是不可避免地淋了雨。

易弦跑去拿了雨衣给何田穿上,让她先回家,“你别淋雨了,回去做饭吧。我去抱几包浮石过来,摞在上面吸吸水分。”

何田回到家,先把今天收集的野菜洗净,用烧水焯过,再用凉水一浸,放在笊篱上沥干,撕成四五厘米长的小段备用,再在一个大陶碗里放上一杯面粉,打了几粒蛋,搅匀,加上一点盐,再加一点水,调成面糊。

她减小炉灶里的火,支上平底锅,放一大块猪油,用一只竹水舀舀一勺面糊,浇在锅子中心,提起锅轻轻晃动,面糊均匀地摊成一张薄薄的煎饼,在面糊正面还没完全凝固时,抓一把野菜,用手指捻一捻,松散地撒在面饼上,再用铲子轻轻压平,扬起锅子,薄饼在空中一翻,再落进锅里时,朝上的那一面已经煎得金黄。

何田煎好三张煎饼,易弦回来了。

他先撕了一片煎饼放进嘴里,又喂何田一块,“好吃。”煎饼两面薄脆,有蛋香和野菜的清香,菜叶全都压平散开在淡黄色的饼面上,像是被拓印上去的。

他擦净头发,换下湿衣服,戴上斗笠,去地窖里拿了一颗白菜和一块三层肉腌肉。

他剥开菜叶,只切下最里面几层菜叶,嫩黄色的菜叶切掉,只要白玉似的茎,切成三四厘米的小片,再拿几片三层肉腌肉片,也切成同样大小的片,揉碎一颗晒干的红辣椒,一起下锅翻炒。

易弦切菜时,何田做了一锅白菜豆腐汤,豆腐是昨天做的竹盒子豆腐,切下一半,切成指头大小的小方块,锅中放上一勺豆酱,水滚之后放进豆腐块,刚才切下的白菜叶切成丝,放进去,稍微滚上几滚就可以出锅了,乘在碗里再撒上几粒翠绿的小葱花。

这时,门外的雨越下越急了,雨滴噼里啪啦落在房顶上,银鞭一样的雨丝不停抽在窗户上,两人对坐在餐桌前,喝一口热乎乎的豆腐汤,咬一口煎饼,再夹一筷子腌肉白菜茎放在饼上卷起来,身后不远处是融融的炉火,真是惬意极了。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也祝大家用餐愉快,睡眠愉快。

第99章 不是蛋的蛋

99

春天的第一场雨似乎继承了去年冬天第一场雪的凶猛, 足足下了一夜还不停。

第二天早上, 易弦来到河边,河水是浑浊的深棕色, 河面上翻腾着白色的漩涡和泡沫,许多棕黄色的树枝在漩涡之间起伏。

就连山涧中的水也变成了棕黄色。

天空阴沉沉的,丝毫看不出要放晴的意思。

时不时还会划过几条闪电, 轰隆隆地打起雷。

也并非完全没有好消息, 伴随这场雨而来的是温暖湿润的气流,随着雨水渗入土壤,冻土全都变得柔软。相信雨停之后, 就可以开始播种了。还会有很多美味的菌类从竹林中、树墩上冒出来。

连那几只在大米窝棚里沉睡了一冬天的鳖也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不知在什么时候醒了,试图踩着同伴的龟壳从陶缸里爬出来,但却总是失败, 摔倒下来,发出龟壳龟爪子和缸壁碰撞的声音。

易弦用一只竹篮把它们拎回了水池边的石圈里。

小麦惊喜地趴在石圈墙边上,摇着尾巴看着这几只爬动的鳖。

何田认为这样的天气是非常适合种下莲藕的, 于是和易弦从水缸里捞出藏在淤泥里的莲藕,把它们移栽到水塘里。

他们先把水塘的出水口打开, 放出一大半水,在靠近池子边缘的软泥地上挖了个浅坑, 把莲藕连着淤泥投进去,再封好出水口,引进山涧中的水。

因为谁都没有种植莲藕的经验, 种下的藕能不能活,只能听天由命了。

不过,他们也准备了plan b。挖莲藕时,易弦和何田摘了很多莲蓬,足足装满了一袋。

莲子当然就是莲藕的种子,既然有了种子,那就不怕种不出来。

何田拆开几个莲蓬,剥出莲子,撒了一些在自己家的水塘里,剩下倒进山涧,让它们随波逐流,没准到了夏天,就能在下游支流的某片湿地见到荷花了,哈哈哈。

当然,这种随缘的种植法不是主流。

易弦常说,要是在大严寒之前的时代,何田很可能是个严谨的科研工作者。她可是连架藤桥都要用双曲函数计算的人。

在准备今年的作物育种时,何田也没忘了莲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