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游戏竞技>三国旌旗> 第三百四十章 孙仲谋祸乱江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四十章 孙仲谋祸乱江东(2 / 2)

孙权接到刘备的书信,气的差点没吐出血来,他是有取孙策而代之的想法,但孙权可没有给刘备卖命的心思。

可现在刘备急了,孙权也没什么办法,只得找张昭等人商议对策。

孙权可是找错认了,张昭的能力不说,但对主公的忠心程度那真是一等一的……底。这在历史上是有据可查的,赤壁大战的时候,就是这老货第一个跳出来主和的,主和的另一个说法就是投降,要不是周瑜力挽狂澜,历史就说不一定什么样了。

还有陆逊也是一样,陆逊到没有张昭那么贪生怕死,但陆逊也不是一个人,他身后还有一个大家族呢。再遇到取舍之时,这些大家族的人第一个要选的肯定是自己的家族,而不是国家。

此外宋谦、潘璋等人的想法也都和陆逊差不多。

于是张昭立即挑动三寸不烂之舌,开始给孙权灌输投降刘备的好出来,什么刘备乃是中山靖王后裔,大汉武帝n代玄孙,为人忠厚仁义之类的话语……总之,张昭把刘备夸得跟花一样。

孙权这人耳根子比较软,所以听张昭这么一说,也就心动了,再陆逊等人也不反对,哀叹一声自己也是为了保住孙氏一门,这才出此下策的,提笔给刘备写了一封书信。

孙权当然不敢直接弄死孙策了,他没有那个能力,也没有那个胆量。

不过孙权却敢对周瑜下手,当然孙权也不是傻子,他也不可能明目张胆的攻打周瑜,孙权的做法是切断周瑜的粮道。

滔滔江水到了广陵也就快入海了,江面宽达十余里,波光粼粼,像镜面一样。

与广陵隔江相望的就是丹徒县,丹徒县坐落在大将南岸,渔米丰富,是江东的重要粮食产地之一。沿着丹徒县逆水而上百里,就是另外一个鱼米之乡江乘县,而这两个县就是周瑜大军的粮食供给之地。

由于江乘县和丹徒县都处在大后方,周瑜并没有多派人手驻守。

这不是周瑜粗心大意,实际上每个大将领兵的时候都有侧重点,周瑜现在就是重前权而轻后守,也就是说有点后方薄弱。

周瑜不知道这个问题吗?当然不是,谁不想吧后方修的固若金汤啊,关键是周瑜没有那么多兵马。

丹徒的守将是周尚,也就是周瑜的伯父,江乘的守将是吴景,也就是孙策的舅父,这两个人一起负责周瑜大军的后勤调度工作。

孙权的动作非常快,刚给刘备写完书信,就调动大军渡江入主丹徒。之所以用入主这个词而不是攻打,是因为孙权根本就不用动手攻城,孙权用的借口是张辽战败以后,逃散的兵卒跑到丹徒附近,自己是过来帮助守城的。

周尚不知道孙权和孙策的关系,信以为真,很轻易的就放孙权入城了。

孙权进了丹徒,立即在酒宴之上把周尚关进大牢,声称自己得到细作密报,周尚勾结张辽,意图反叛东吴。

到了第二天,孙权抓住了上百张辽的逃兵,严刑拷打之下,张辽的逃兵承认和周尚勾结一事,病当中搜出密信一封,上面还有张辽的印信画押,孙权勃然大怒,将周尚斩首示众。

杀了周尚,孙权又带兵赶赴江乘,吴景见到外甥前来相助,自然不疑有他,当即就放上去入城。同样,孙权在酒席之上将吴景也抓了起来,不过孙权还算有点良心,没对自己的舅父下毒手,到了第三天,就把吴景放出来了。

放吴景出来的借口也很简单,“误会”两个字就够了,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孙权自己是信了。不过的刀吴景出狱的时候,江乘早就改朝换代了,孙权已经将各层军官都换成了自己的亲信。

吴景见状,除了长叹一声,也无之奈何。

孙权连下两城只用了四天的时间,可以说是势若雷霆了。而就在孙权拿下江乘的同一天,孙权就停止了周瑜的粮草攻营,借口自然也十分简单。

孙权声称周尚和张辽勾结意图出卖东吴,虽然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周瑜也参与了此事,但周瑜也没有摆脱嫌疑,应该先调查一下再说。为了显得公平一些,孙权还给周瑜去了一封书信,命令周瑜到江乘县自辩,以证清白。

周瑜接到这封书信,还没完就气的当时就口吐鲜血晕了过去,吓得营中诸将魂飞魄散,不知所措。

凌操是东吴老将,有资格一下书信的内容,凌操在众人的注视下小心翼翼的拿过书信一,也气的当时就昏厥过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