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古代言情>隋乱> 第二章 出仕(1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章 出仕(14)(2 / 2)

李渊在旁边默不作声地看着李旭给麾下士卒分配任务,待所有士兵都散开了,才柱着长弓,低声问道:“粮仓那边如何,可有人趁乱偷袭!”

“来人不多,被弘基兄带弟兄们打了下去。唐公尽管放心,弟兄们井然有序!”李旭低声回答。

最后四个字听得李渊甚为欣慰,粮库和兵营外围还有一道高墙,如果士兵们不出现混乱,少量敌军很难制造出什么大的灾难。刚要问粮库详情,忽然听见一声尖叫,小公子元吉灰头土脸地从后院跑了过来。

“爹,快,快救二姐。西院,火大,堵住,堵住门了!”李元吉扁着嘴巴,语无伦次。几句话,却把像惊雷般把李渊打得晃了晃,支撑着手臂的长弓“咯嚓”一声,断为了两截。。

李旭抬头一望,已经明白事情原委。西跨院想必是女眷的住所,元吉口中的二姐,定然是那天为自己擂鼓助威的李婉儿。方才李府的死士将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唐公周围,跨院的防卫却不得不大大消弱。而敌人趁乱扔进来的火把无人去及时处置,在那里造成了更大灾难。

“救火,救火!”李渊惊惶失措地叫道,带着还能走动的卫士,一骨脑向西跨院奔去。才跑进跨院,脚步就被火头逼回。供女眷居住的几处房屋已经被烧得啪啪做响,随时都可能倒下去,把救火的人和被火阻拦在屋子里的人一同砸死。

“婉儿,婉儿!”窦氏夫人的呼喊声撕心裂肺。李建成、李世民脸黑得如同锅底,手上身上全是烟熏火燎的痕迹,哑着嗓子组织人手向房屋靠近。几个护粮兵彼此掩护着试图冲进房间,才上前几步,就被浓烟和烈火生生迫回。

“娘,别丢下我!别丢下我!”李婉儿的声音在火焰跳动声的衬托下,显得是那样的衰弱无力。

“别丢下我,别丢下我!”一声声呼唤如同惊雷般在李旭耳边回荡。刹那间,他眼前一片血红。红着眼睛,他丢下弯刀,从士兵们手中抢过一个木桶,将里边的水全部倒在了自己身上。然后用木桶罩住脑袋,一头冲进了火堆里。

“仲坚!”已经绝望的李渊父子大声惊叫。谁也没料到,房屋已经快被烧塌的时候,李旭还肯不顾性命地冲进火中去救人。

沾了水的牛皮铠甲被火一烤,散发出刺鼻的焦臭味道。李旭不顾手、脚处传来的钻心疼痛,快速冲过了烈火。木桶口微微一暗,紧跟着身前一空。他大喜,知道自己活着冲进了房间内。

“你是谁?”走投无路的李婉儿突然见身前冲来了一个火人,惊声问道。

“李仲坚!”李旭一把扯下头上木桶,大声回答。皮甲上冒烟的地方被他快速拍灭,目光四下寻觅,却找不到一个能让李婉儿脱身的去处。

情况紧急,也不容他再多想。抓起木桶,兜头将李婉儿的脑袋和肩膀套在其中。

李婉儿得身体远比李旭娇小,偌大的木桶套上去,一直套住了半个身躯。当即吓得大声尖叫,哭喊着乞求道:“仲坚大哥,别丢下我,求求你,别丢下我!”

“走!”李旭俯身,将李婉儿拦腰抱起,顺手扯了屋子中几套尚未着火的被褥,接二连三丢到了烈焰上。厚厚的冬季被褥立刻压得窗口的火头一滞。说时迟,那时快,李旭咬牙闭眼,抱着头顶木桶李婉儿,一跃跳了出来。

干热的空气灼得人鼻孔生痛,一凉,一热,接着又是一凉,李旭感觉到头前再无火焰,向前猛冲几步,借势扑到了地上。一边倒,一边快速打滚,利用冰冷的地面压熄身上的火苗。

十几名惊呆了的士兵立刻上前,将大桶的冷水向他淋去。焦臭得味道熏得人眼泪横流,冒着火星的余烬却尽数被浇熄掉。李渊和建成同时冲上前,一个扶起李旭,另一个扯起生了腿的“木桶”。伸手抹去了对方脸上的泥浆和烟灰,露出两张充满希望的面孔。

“仲坚!”李渊看看女儿,看看新收的便宜世侄,心中的感动无以复加。

“女儿啊!”绝望中看到奇迹的窦氏夫人彻底失态,抱着死里逃生的李婉儿放声嚎啕。

摘下木桶后的李婉儿却好像吓呆了,先是看着母亲楞了一会儿,然后轻轻摆脱窦氏双臂,走到正在由众人帮着解铠甲洗伤口的李旭面前,盈盈施礼,谢道:“仲坚兄,多谢了!我就知道你不会丢下我!”

“附离,别抛下我----”风中,隐隐有狼嚎声传来,李旭呆了呆,眼前又是一片粉红。

注1:辽东三郡,杨广第一次攻打高丽的大前线,分辽东、燕郡和柳城,分别对应现在的沈阳西部、辽西和朝阳锦州一带。

注2:皮弁,武人常用的帽子,通常为鹿皮所坐。下文中李旭所带淄冠为文生常用帽子,不分等级。

注3:大揖,汉礼一种,为晚辈向长辈所行。长辈通常还一个平揖。文中老丈自认为等级比李旭低,所以只得还更高级的跪礼。汉、唐人的膝盖不常跪,朋友相见,亦用平揖。陌生生初见,拱手礼。只有拜祖宗牌位时,才三叩。

注4:李建成,589-626,历史上没有记录他的表字。子固为笔者杜撰。

注5:蔡氏五弄,即《游春》、《渌水》、《幽居》、《坐愁》、《秋思》,都是千古名曲,曾被隋炀帝列为考取进士的必考题目。

注6:怀远镇,《中国历史地图》隋唐卷中标志在今辽河边义县,有人认为距离边境太近,怀疑这种说法。

注7:李婉儿,即平阳公主,李渊的十九个女儿之一,与建成,世民,元吉三人为同母所生。宋代后修史,女子不记录名字,因此史上仅留其名。清末演义中称其为李婉儿,黄易先生杜撰其为李秀宁。李渊起兵时,李世民十九岁,而平阳公主已经出嫁多年。所以,应为世民之姐而非其妹。

注8:秦舞阳,战国末期著名勇士,十三岁时即在闹市中杀人。后作为荆柯的副手入秦刺嬴政,失败,身死。

注9:此动作为汉礼大揖的全过程。下文李渊所行为汉礼中的平揖让。刘弘基为李渊晚辈,所以他以大揖拜见世伯,而李渊以平揖还之。汉礼基本分跪拜,大揖、平揖、抱拳四类,轻重依次下降。跪拜通常只敬祖先。

注10:历史上,李渊和李世民都是非常勇武的人。李渊镇守山西时,以两千兵马令突厥不敢南下。李世民在隋末战争中,更是每战必前,直取敌方核心。那时候华夏人的思想还没被阉割,除了阴柔权术外,很多人身上都有阳刚气在。

注11:大隋军制,十人为火,火有火长。

注12:孙安祖,隋末清河人(河北故城)。大业七年,家乡水灾,乞免兵役。官府不许,捉其妻儿迫之。未己,妻儿皆饿死。安祖忿而杀官造反,自号摸羊公。

注13:长白山,现山东章丘

注14:大隋军装,黄衣赤旗。

注15:隋制,都尉可辖八百到一千二百人,之下可设长史、兵曹、别将各一人,校尉六人。兵士三百人为团,团有校尉;百人为旅,旅有旅率;五十人为队,队有队正;十人为火,火有火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