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三国第一强兵> 九七九章 帝国的远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九七九章 帝国的远征(2 / 2)

高俊闻讯后,自缚出降,西北各路诸侯纷纷亲身往长安请罪。袁尚的野心,最终成就了帝国双壁之名。

从此天下便有谚语流传说:汉军不过万,过万不可敌!

突然听说汉军有大动作,准备出动五万骠骑,这简直有些骇人听闻了啊。

“好像是罗马或波斯?”向导不是很确定的答道。他消息再灵通。也只能打探到非机密性的消息,这种国战级的军情虽然未必是多高级的机密。但也不是他这种身份所能打听得到的。

“反正过几天陛下和大将军会在直城门外的凌烟阁举行誓师阅兵大会,到时候去听一下就知道了。说起来。几位的运气可真是好呢,帝国都多少年没有过这样的盛事了?这天下间根本也没什么对手值得骠骑军全力一战啊。”

……

王羽沿着凌烟阁的台阶缓步而上,虽然不至于是太大的负担,但想和从前一样,登高如履平地肯定是不行的了。

距离天下一统的开元四年已经过了四十五个年头,用后世的公元来计算,应该是235年。曾经龙行虎变的王羽,如今也已年近七旬,自然不复当年之用。

跟在他身后的诸葛亮和庞统就更差了。两人都是气喘吁吁,汗如雨下,区区一百多级台阶,竟是足足歇了三次才走完。

不过谁也没想着让人来搀扶,凌烟阁上供奉着的画像都是当年生死与共的同伴,画像都取材于各自最活跃的时期,一个个神采飞扬,意气风发。

无论是诸葛亮还是庞统,都不想让当年的同伴或竞争对手看到自己狼狈的样子。

而每当来到这个地方。看到那一个个熟悉的身影,就会有一种时光倒流的恍惚感觉。因为怀念,也是因为身边的故人越来越少,故而王羽和他的重臣们对这里都极为留恋。

陈留侯曹操的画像排在最末。第二十八位。

虽然他在相位上努力了十五个年头,最后因为积劳过度,在官衙中阖然而逝。但毕竟他的身份经历摆在那儿。很多人都不愿意让他登阁,更别说让他名列前茅了。王羽虽然一言九鼎,也不愿意强拂了众人之意。干脆将其放在了最末一位。

在曹操身局相位时期,大汉朝正处于剧烈的社会变革当中,要是没有曹操的老练手腕,或许要多花十年的时间,才能取得相近的成果。

当然,接手的诸葛亮丝毫不逊于前任,但毕竟在曹操为相时,前者还太过年轻。王羽也不想让这位栋梁之才太操劳,结果却不曾想,曹操竟是为诸葛亮挡了这一劫。

因此才有了王羽在曹操画像上的亲笔题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很多人都不理解其中意思,王羽也只能自娱自乐了。

“可惜了公瑾……”排在二十七位的是周瑜,同样是一位不属于开国时期,身份有些尴尬的功臣。

“若非公瑾兄,南洋的开拓也没办法有那么快的进展,若他英灵犹在,看到今日盛况,想必也会含笑。”诸葛亮点点头,随声附和。

当年他和周瑜在江夏激辩二十四天,从此成为了肝胆相照,却又互相竞争的关系。那是一段激情沸腾的岁月,两人互相竞争又互相促进,都在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后来周瑜在南洋因心脏病突发而死,最伤心的就是诸葛亮了。

此时看到故人容貌,一时间也是悲从中来。

慢慢前行,君臣三人的目光从一干故旧的脸上扫过。

同样因为积劳亡故的田丰;与他完全相反,偷了大半辈子懒,最后得享八十六岁高龄,差点变成神仙的贾诩;镇守边疆四十年不动摇的于禁、徐晃;因为不服老,以八旬的高龄披挂上阵,死在与波斯帝国的大战中的黄忠……

每一个张画像都能激起一段回忆,熟悉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一般。

王羽突然感慨道:“翼德兄的画工,应该得列当世大师之林了。”

诸葛亮点头附和道:“的确,若非蔡夫人在徐州举行了画展,谁又能想到,张将军竟然在徐州隐居了那么多年,而且还以画为生呢?还有关将军也是……可惜这二位都没了当年的雄心壮志,不然……”

“孔明差矣。”庞统突然说道:“关、张二位将军虽然无心功名,但关二将军和张小将军却也不逊于其父,这些年也是骠骑军中的栋梁呢。”

王羽笑着点点头,对于当年的故人,即便是敌人。他也没有花什么心思追索。刘备也好,孙权也罢。他们都无法再威胁到帝国的安全,既然如此。何不让他们重新选择人生呢?

其实要找孙权的话,线索还是有的。

近年来,东治有个小说家很是风靡一时。他写的讽刺小说,鞭辟入微,有直达心灵深处之能。

王羽印象最深的就是他那步名为《天与地》的小说,讲的是兄弟相依为命长大,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反目成仇,弟弟将哥哥害死,哥哥却没有反击。最后弟弟遇到了极大的危险。身边却没人可以依靠,于是说出了这样的话:如果大哥还在就好了……说完,便跳下了悬崖。

这未尝不是肺腑之言啊,王羽这样想着。

走到最后十张画像的时候,王羽再次停下了脚步,皱眉问道:“子义又跑到哪里去了?”

岁月丝毫没有对诸葛亮惊人的记忆力造成影响,他不假思索的答道:“主公可还记得度辽侯和镇东侯的争端?”

“唔,”相较而言,王羽的记忆力就差多了。他想了片刻,才在记忆中找到了相关的信息,“是陈元龙和公孙文懿争夺虾夷岛那件事?子义那家伙什么时候学会调停了?”

“主公有所不知。”庞统笑道:“度辽侯谋夺虾夷岛,并非为了扩大土地。他只是看中了虾夷岛的位置,想以此为踏板,向东探索。”

“向东?那不是……”王羽微微吃了一惊。虾夷岛东面,那不是美洲么?虽然对新大陆的开发是迟早的事。可现在就提上日程,还真是有些出人意料呢。

“子义将军不是调停去了。他是对东渡这件事很感兴趣,为此,他还特意拉上了文长、循义二位以及兴霸将军,再加上元直、文珪、太史夫人几个,规格算是相当之高了……”庞统管的就是情报,对各方动向皆如数家珍。

“我说怎么最近看不到这几个家伙。”王羽微微有些纳闷:“兴霸、元直、文珪、祝融这几个就算了,循义那个木头,还有文长那个无利不起早的家伙怎么也肯陪他胡闹?”

“哦,听说当年东征的时候,文长将军曾许过诺,会无条件答应子义将军一个要求,所以……”

王羽忍不住的翻了个白眼,吐槽道:“子义这家伙还真是深谋远虑啊,四十多年前的承诺……”他摇了摇头:“文长人品真是不错。看来这新大陆,他是非去不可了?”

庞统点点头:“以那几位的身份,镇东侯就算再想要虾夷岛,也不可能拒绝他们的要求,而度辽侯颇有其祖之风,对航海的热情也很高涨,想必是无可更改了。”

“太史慈发现新大陆,嘿,听起来确实满威风的,由他去罢。”王羽碎碎念着,最后释然一笑,道:“孔明,人力应该不用你操心,各项物资尽量满足他们好了,度辽侯确实有乃祖之风,抠门着呢。”

“遵命。”诸葛亮含笑应喏。

很显然,主公更希望大家在一起走完人生最后一程,但其他人却不这么想,就像是当年的黄老将军,明明已经那般年纪,却偏偏要去前线厮杀。

诸葛亮心里很清楚,这些人都不缺功名富贵,他们只是单纯的不想死在榻上而已。

“主公,时辰差不多了。”见王羽已经走到了最后,庞统轻声提醒。

“嗯,”王羽点点头,沉声道:“那就开始!”

……

汉,开元四十九年,三月十七,辰时。

长安城最高的建筑物——供奉开国功臣英灵的凌烟阁上,天下无人不识的骠骑军旗冉冉升起。几乎就在同时,战鼓声动地而来,数十万军民围在西门外,尽情欢呼。

王羽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欢呼声,只是微微抬手示意,目光却看向了黄龙旗下的城头处。

仿佛感受到了王羽的目光,窗口处露出了一张略带苍白,却尽显雍容的面孔,正是当今天子刘协。看到王羽,这位被架空的天子全无一丝愤懑或恼怒,露出了一丝和煦如春风的微笑,冲着王羽微微颔首。

同样是做傀儡,刘协和历史上的汉献帝却全然不同,在洛阳这个帝国文化中心。他如鱼得水,享受着荣耀的同时。在学术上也是大展拳脚。他专攻的是心理学,如今已经有了经过正规认证的院士学位。

地面突然震动起来。与鼓点的节奏完全一致。

城内外的欢呼声微微一滞,下一刻便陡然再上一个台阶。

“大汉威武,大将军威武,骠骑军战无不胜!”

“骠骑出塞,扬我大汉雄风!”

骠骑军来了!

五十个千人方阵,从城门处鱼贯而出,当先一名骑士,身披赤红色的甲胄,手持一杆方天画戟。胯下骑着一匹火炭般的战马,整个人如同一团烈火一般。

恍惚间,王羽差点以为时光倒流,再次回到了烽火连天的洛阳,自己正要与那位天下无敌的吕温侯决胜沙场。

然而,楼下传来了妻子吕绮玲的胡喊声,王羽回过神来,知道不是作古的人复生,而是担任东征军先锋大将的。自己的幼子王奉先。自己的十二个儿子当中,就以此子最为勇武,毕竟身上流着吕布的血,青出于蓝也不奇怪。

“十二郎!十二郎!天下至锐的十二郎!”欢呼声变得节奏分明。众人异口同声的高喊着。虽然隔了一层楼,但王羽还是感受到了妻子的喜悦和欣慰。

紧随其后的是整齐的铁骑方阵。

这次的欢呼声小了不少,因为铁骑的装备和从前差了很多。看起来倒像是向轻骑兵靠拢了似的,标志一般的超长骑枪也不见了。只有腰间的腰刀或链锤。以及身后背着的一个奇形兵器。

那兵器看起来像是连弩之类的东西,但实际又不是。饶是关中民风剽悍,多有上阵厮杀过的老卒,也没人知道那是什么。

“十年磨一剑,一战定乾坤。”庞统轻轻一笑,意味深长的说道::“罗马、波斯二僚有祸矣。”

王羽并未答话,只是会心笑着。

改变时代的兵器终于出现了,火器,准确的说,是热兵器!

那不是历史上的前膛枪或是燧发枪,而是按照后世标准制造的半自动步枪!十年磨一剑,就是不想在遇到真正的强敌前亮出杀手锏,要知道,战争之中,科技的互通性是很强的,若是提前让那两个西方大国有了准备,这仗就不好打了。

以国力而言,大汉自然远胜敌人,可漫长的距离是个大麻烦,即便可以通过海路输送相当的物资,也是杯水车薪。

所以,第一击就将士最强的一击!就让已经进入集权时代,失去了活力和进取心的罗马人,在汉军的枪林弹雨下颤抖!

随着走出来的方队越来越多,围观众终于发现了,那种奇形兵器几乎普及了全军,不用说,那肯定是一种新兵器了。

就在这时,一杆将旗跃然而出,一下挑起了所有人的热情。

“上柱国大将军!”

“老当益壮的常山赵子龙!”

“左右二张!”

“帝国双壁!”

这次西征的主帅是赵云,副将是张颌、张辽,参军邓艾、姜维,再加上关兴、张苞、曹彰、王双、丁奉、夏侯霸等一群后起之秀,阵容之豪华,全然不在要去新大陆的那伙人之下。

王羽本不想让赵云和二张出马,毕竟年纪大了,有个闪失可怎么办?可正如太史慈的不甘寂寞,赵云等人也是烈士暮年,壮志犹存,王羽也没办法给他们浇冷水,也只好顺其自然了。

“山若在前,山必倾倒!

渊若在前,渊必崩塌!

大汉骠骑,天下至强!

大汉虎贲,所向无敌!”

地动山摇般的战号声冲天而起,这是将士们在向他们的最高领袖致敬。

声浪中,王羽抬眼西望,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副副金戈铁马的壮烈场面。

他知道,五万雄狮将西出玉门,在西域走廊与各路诸侯会师。几十万兵马将在地图上拉出一条弧线,以骠骑军为先导,横扫向西!

别说罗马已经不再是能打败拥有名将汉尼拔的共和国时代了,就算是,西方人也挡不住大汉的精锐之师。欺软怕硬的波斯更是只有在汉军铁蹄下颤抖的份儿。

此役过后,汉文明当世再无抗手,一个辉煌的时代已经拉开了帷幕!

……

沉浸在雄图伟略之中的王羽并没有主意到,人群中发生了一阵小小的骚乱。一个老牧奴突然倒下了,脸上带着前所未有的释然神色。

没人太过在意,这种到了神京脚下,目睹天朝气象,过于激动而死的老人多得是,一年下来,没有一千,也有八百,谁会在意呢?

说不定是看到了鼎盛兵威被吓死了也说不定呢,难道要去责怪英勇的将士们吗?

别开玩笑了。

————————

三国第一强兵……

终!(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