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夏鼎> 关于第83章长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关于第83章长征(1 / 2)

作者的话:

写行军比较鸡肋,担心写不好读者会嫌闷,就算写好了也要说洒狗血骗字数,所以这里就几百字万水千山了,描写长征的书汗牛充栋,就不必元吉再叠床架屋了。

写这一章前犹豫了很久,就像王侁对陈德三策一样,主角转进北方,也有很多选择,最保险而合乎情理的一种莫过于江南兵败,主角和辛古萧九等向北流亡,太原卫氏收留,或者提前化整为零,兄弟会精英分成小队在吐浑军地界聚齐。但还是选择了一个最能锤炼精兵的方式,也是凝聚核心层归属感的方式,长途行军。

长征这种方式,大家都是知道是抄袭近代史,考究其可能性,我认为是可能的。旧中国号称保存胎儿的酒精瓶,旧中国的农村,千年以来进步甚少,甚至有的方面还在退步,也就是说,军队行军的基本环境相差不大,虽然千年前的人口密度要小很多,但小说里行军的规模也要小很多。一般的村庄如果不涸泽而渔(烧杀抢掠)是根本无法补给大军的,所以长途行军必然隔一段时间就要攻打市镇。行军规模越大,需要攻打越大的市镇取得补给。所以小说里刻意把行军规模控制在八千人以下的精锐,走到后来也就四五千人样子,这样就不必被迫攻打坚固的州府与宋军死磕。

行军+攻城是极其锻炼部队战斗力的,当然损耗也很大。真实的长征大概三十万人出发,三万人走到,十不存一。考虑到书中战斗强度远小于它,主角尽全力保证补给顺畅,那就减半吧,八千江南子弟出征,四千人抵达太原与见诸史册的精锐骑兵—吐浑军合流,也算是乱世中一股强横的力量。(步骑配合才是王道,吐浑军这股实力,作者替主角想了好久了,毕竟骑兵不是一两天就能练成的,刘继元冤杀卫俦,吐浑军便与太原离心,史册上最后被赵宋所得,这里作者替主角不客气的盯上了)

其次是追与走双方的实力。r军除了配备*外,就其后勤补给而言,实在没有凭借太多现代化的力量,有的只是现代化的信仰而已,就连知道陕北有一股友军还有地盘可以接纳自己,也是无意中从报纸上看到的,*给行军带来的难度以及对后勤的要求更大,相应的行军难度也更大。而追兵方面,长征中的追兵是有电话电报飞机侦察的,而宋军呢,差远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