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穿越之大民国> 二百二十九节 赵氏财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二百二十九节 赵氏财阀(2 / 2)

而赵书礼就是最大的信用,他回到塞北的消息一公开,塞北的股市应声大涨十个百分点就是明证。因此他一收回赵氏银行,不但没有发生挤兑事件,反而是储蓄额度大规模提高,让徐新六那些银行家十分头痛,感到了汹汹的压力。

银行加实业在加上商业网络,赵氏产业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全盘盘活了。而且这种模式很显然是一种财阀模式,跟日本的财阀没有两样,赵氏集团很快就得到了一个新名字,赵氏财阀。

外界褒贬不一,但是阻挡不了他席卷中国的势头。

赵氏的八骏汽车销量不大,但是利润很好,因为走的是高端路线,一辆车可以买到两三万元,还是供不应求。蒋价石、李宗仁等名人赵书礼都送了一辆给他们,这是无形的广告。而八骏公司下属的金刚力士牌卡车也打出了名堂,这是一款载重卡车,跟严裕棠的t型卡车不同,这款卡车完全是为了长途运输设计的。借助塞北高速网络的修建,也是大火大热。

电话机、收音机这样的产品也开始走入百姓家中,起码城市的中产阶层开始添置这些电子产品,而赵书礼的名字这时候在塞北的号召力不亚于乔布斯,因此这是大家采购的首选,别说上海的粗制滥造产品了,就是洋货也竞争不过。

两年后,赵氏实业持续扩张,从冶金、汽车制造、电子产品后,开始大规模对化工领域进行投资了。

赵书礼涉足化工已经是很早的事情了,当时是跟高星桥、范旭东合资成立的永华联合化工公司。公司一成立就立足于大而全,从各种化工原料的生产到炸药化肥无一不生产。地址分别在鄂尔朵斯煤化工工业园区与星桥煤化工企业比邻而居,在二连盐池则建在永利公司的永利镇上。高星桥的煤化工工厂给两家公司提供原料,而两家公司则给高星桥提供氨来生产炸药。同时三家企业共享技术,而且共同出资在国外收购技术专利,先进设备。诚然永利公司自己对研发很重视,可是这也是逼出来的,他们没有足够的资金来购买专利,比如他们的王牌产品红三角牌纯碱就是因为英国人对他们的生产技术开价过高,范旭东才让侯德榜研发出了新的生产工艺。现在有了赵书礼和高星桥的注资,资金压力大降,加上他们利用盐池丰富的资源,这些年没少挣钱,因此这几年引进了相当多的化工生产技术和生产线。现在永利化工和永华联合化工在东亚化工业,可以进入前三,在报纸上可是一个明星企业,算是给中国企业界争光了。

同时永华联合化工也是赵家在遇刺事件后存留不多的企业之一,这也是因为企业的管理当时掌控在范旭东和高星桥手里,赵书礼只是股东之一,傅清荷没有权利从这里调动资金。而出卖股份又被范旭东和高星桥两人联手抵制,没有人敢于接手,这才保留下了这个赚钱的企业。

赵书礼一回来,范旭东和高星桥立刻就赶来看他,同时谈论化工的发展方向。

现在三家化工公司彻底垄断了塞北的市场,同时整个中国的市场也几乎被他们垄断,原因是抵制洋货的行为让他们的市场大增,加上本来就有成本优势,运输上除了日本外也没有哪家西方企业竞争的过他们,而日本的化工这时候并不算强,不是没技术,而是缺乏原料,即便自销自用的一些产品,原料相当多还是来自塞北的供应,所以日本的化工产品在中国也没有竞争力。

这么庞大的市场,自然是让三家公司赚得盆满钵满,企业规模持续扩大,可是中国的市场,尤其是化肥市场实在是太过庞大了,拼了命的扩张也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可是资源不是无限的,总是要面临一个发展瓶颈的问题。尤其是一个四年建设大纲后,他们的规模更加巨大,煤炭还好说,中国是世界上最大最优质的产煤国,可是盐就不好办了,要是在海边还好,可是光靠盐池,尽管成本比滨海还要低,但是地方总是有限,而且公共设施不好解决,现在在二连盐池畔的永利镇已经发展成了一个有相当规模的城市,人口八万人,在增加实在是压力很大,因为这里不管是用水还是其他生活必须资源都是要从外地运来,而当地是无法生产的,因为这里现在是盐池而千百万年前则是大海,这意味着现在永利镇所在位置原来是海底是海床,现在海干枯了,但是土地是盐碱的。

同时靠着一个盐池,而两个巨型的化工公司原料的采集上有些跟不上生产的速度了。

所以必须开辟出新的资源地。

经过考察,范旭东认为往西部还有不少盐池,而他最后被青海的察尔汗盐湖打动了。

二连只是一个盐池,而察尔汗却号称盐湖,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察尔汗盐湖,面积广大,长达一百多公里,宽也有二三十公里。站在岸边看着拍岸的蓝色湖水,不知道的人还会以为是在海边呢。而且这里的湖水浓度一点不比盐池差,富含的矿物质更加丰富,唯一的顾虑是这里是高原,而且这里的道路情况很制约。

但是几年过去了,一切都解决了。是该到了开发这里的时刻了,相比于日本人,我们的优势就是资源丰富,让资源成为我们的力量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