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01 章(2 / 2)

探春之前见识了迎春的婚事,她比迎春小不了几岁,贾宝玉的婚事已经定下了,听说等着史湘云及笄就完婚,她却是不能等到那时候才开始议亲,毕竟,真要说起来,探春比史湘云还大一点呢,到时候,她可就是老姑娘了,能嫁到什么好人家。

听说荣府那边邢氏常常带着家里的几个姐妹出门交际,或者干脆就在自家搞些花会诗会什么的,探春恨不得自己就是其一,可是,她却不在荣府了。

王氏一直拖着不带探春出门交际,平常折腾起来也丝毫不手软。听说探春给贾兰做了鞋袜荷包,王氏就说下头针线上头不顶用,做的鞋子不合脚,探春就得连夜回去剪裁布料给王氏做鞋袜;没事又说自个想要供奉几本经书,保佑元春早点生个儿子,说探春的字好,探春就得回去抄经甚至是将经文绣出来,而且王氏说着抄经绣经文要诚心,直接就叫探春茹素吃斋……

总之,探春这边才起了点心思,立马就叫王氏给打压了下去,回头赵姨娘得意洋洋跑过来说贾环又得了老爷夸奖之类的话,立马就叫探春给骂了回去,又教训了贾环一通,气得赵姨娘要撒泼打滚,丢尽了脸面,最后只得悻悻地回去了。

这边探春给了赵姨娘一个没脸,那边王氏就松了松手,叫探春跟着管家,探春顿时就知道自个该怎么做了,虽说不敢得罪李纨,然后,却是加倍地踩着赵姨娘。

赵姨娘的兄弟赵国基没了,想要多讨要一些银钱,跟探春说什么舅舅之类的,又是叫探春劈头盖脸骂了一顿,又说什么家道艰难,如今从府里面分出来了,自然不能按照原来府里的旧例了,因此,原本该给二十两的,最后只给了十两。王氏听说了,然后就给探春送了几匹衣料过去。

总之,赵姨娘拿着贾政做武器,找贾宝玉的麻烦,王氏就拿着探春做武器,将赵姨娘母子两个贬低到了灰堆里。王氏只要说几句意味不明的话,探春就如同抓住了救命的稻草一般,回去就拼命在王氏和贾宝玉身上使劲,心里安慰自己,等着自个的终身有了着落,就不必如同如今这般了。

贾政那一房闹出来的笑话比较多,便是荣府里头都有所听闻,不过,没多久,贾政就得了个好差事,西宁郡王府上书保举贾政做了江西粮道,即刻就要去赴任。

西宁郡王府保举,在很多人看来,看的自然是贾元春的面子,因此,王氏顿时放下了大半的心思,觉得之前的事情肯定是林母吓唬自己,元春在王府过得挺好,要不然怎么能求了王爷,保举了自家父亲呢!

也因着这个,贾政对贾宝玉都和颜悦色了两天,又很是加强了王氏的权威,说他走之后,由王氏主持大局。家里日后大事小事,都有王氏做主了,他话一出,无论是李纨还是赵姨娘,脸上都是一白,不过也只有认命的份。

贾政要外任,总不能身边都是长随小厮,总得有个人贴身伺候,王氏烦透了赵姨娘,不想叫赵姨娘得意,因此直接抬举了一个生得还算不错的丫头,给人灌了一碗避子汤,叫她贴身伺候贾政,说是等到贾政回来,就正式提为姨娘,那丫头自然感恩戴德地答应了下来。

贾政这么多年就守着王氏还有两个姨娘,无非也是为了个不好女色的名声,三人里头,王氏便罢了,这些年愈发老了,看着比贾政还大几岁,周姨娘因为没了孩子,早就心如死灰,也就是赵姨娘看着还有几分颜色,也由不得贾政不往赵姨娘那里去。如今王氏这个大妇亲自帮他挑了新人,贾政意思意思推脱了两句,自然顺理成章地答应了下来,很快带着仅存的几个清客还有一些下人,又有小妾相伴,意气风发地上任去了。

临走,贾政还跑到荣府那边说是道别,但是,林母总觉得他有些耀武扬威的意思,林母和颜悦色地跟了说了几句场面话,心里却是冷笑,她倒要看看,贾政能折腾出什么花样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