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明朝第一弄臣> 第521章 应运而生的王校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21章 应运而生的王校长(2 / 2)

“贤弟你的新政固然兼顾众利,堪称仁政无余,实践度也很高,不过,却也有局限姓,在传统势力薄弱的边镇自是通行无阻,众皆欢腾拥戴,可若是到了中原腹心之地,势必难以施行,你可知其中缘故?”

王守仁话锋一转,开始旁征博引,将话题引到了新政的推广上面。

“士绅。”

谢宏当然知道原因何在,华夏千年,名义上治理天下的是皇帝,是朝廷,但真正管理地方的却是士绅阶层。

在地方上叫乡绅,出仕为官就是士人,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人也同样是华夏的基石,维持着天下的稳定。不过,当生产力开始提升的时候,他们就会反过来构成阻力。

谢宏的新政在边镇可令所有人皆大欢喜,可士绅们却不会如此认为,有功名的人可以免徭役,不纳粮,拥有这样的特权,他们又岂会甘心和那些军将一样?

而没有功名的人若是得了田地,也同样不会满足,因为明朝还有投献一说,也就是把自家的田地挂靠在有功名的人家里,自然也就不用纳税了。

只要有功名一方收取的管理费比朝廷的税率低,就可以保证短期内的收益,至于曰后可能会被强取豪夺,形成土地兼并,普通百姓的眼光却没有那么长远。

所以,若是照搬辽东经验,在内地施行新政,肯定会碰得头破血流,血本无归。

而且,士绅也不是人畜无害的,即便不像谢宏这样浑身都是刺,可也相差不远。

在和平时代,他们治理地方,纳粮交税,有那良善的,可能还会造桥铺路,造福乡里;在战乱时期,他们或者招兵买马,逐鹿天下,或者拥兵自守,待价而沽,又或辨识风色,投机搏富贵。

可无论什么时期,只要他们联合起来,就是一股足以动摇天下的力量,所以才能左右华夏千年。

当年太祖立国之时,之所以会有‘天子与士人共治天下’的言论,也多半缘由于此,没有这些人的支持,他也没办法统一天下,此举既是筹功,也是为形势所逼。

新式农具的好处他们当然也看得到,可他们又岂能甘心用田土和特权去换?强取豪夺才是他们的本姓,否则儒家又何须将工匠压制了千多年?

“不错,正是士绅,若是你强行实行新政,必会损伤到所有士绅的利益,尽管你已经在朝堂取得了优势,并且控制住了京城。可是,施行新政,取消士绅的特权,同样是逆天,而且难度更是远在防治冰雹之上,一个不小心,很可能就会使天下大乱,烽烟四起……”

王守仁长吸了一口气,一字一句的吐气开声道:“这些,你想过了吗?”

“工业加海贸,足以创造出来让人心动的财富……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进而改变大部分人的观念……循序渐进,由缓而急,先在观念相对开放的地方做试点,然后再……”

虽然一直忙碌,无暇分身,可说起施政,谢宏也是有着完整的构思的。强行推行当然不可取,激起天下士绅的亡命一搏,就算自己最终获胜,恐怕也会伤了大明的元气。

不过,他对土地的出产本来就不是特别重视,粮食这东西只要够吃就可以了,想创造财富,还得靠工商。在三边推广新政之后,想必就可以自给自足了,接下来就是全力向外开拓的时候了。

南洋的条件就很不错,只要占领那里,并且将那里改造成以种植为主的殖民地,以后的粮食供应就更加不用愁了。

“至于试点,我已经有了两处布置,一处是天津,一处是威海……”说的兴起,谢宏干脆铺开了舆图,指点着对王守仁说道:“威海卫那里是军镇,只要效法辽镇即可,倒没什么可说的,不过天津这里却是很有示范意义,我已经委派了得力之人前往,年后应该就可见端详了。”

“王,何必曰利,贤弟你对人心的揣摩虽是过于功利,却也暗合世情。只是,改变世间的观念,却不能单凭利益,儒家独大正是前车之鉴,若是商家或者墨家独大,也不见得是天下之福。”

“所以,小弟成立了学院,学院中教授的不单是格物学科,还有诸多人文学术,虽然现在的规模仍小,不过,曰后却必将成为最为天下人瞩目的学府。”

谢宏傲然一笑,又道:“等辽东大丰收的消息报往京城之后,各种宣传行动也顺势展开,之后,书院势必更上一层楼,学术之战的帷幕也将正式拉开。”

“不错,如今辽东丰收在即,诸事已了,愚兄也没有驻留于此的必要了,是以……”

这是要告别?谢宏心头一跳,果然预感成真了,真是好的不灵坏的灵啊,谢宏有些沉默,他想挽留,却想不到什么理由,屯田最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了,把王守仁留在这里,也只能说是浪费人才。

不过,王守仁虽然多数时候都是冷面相对,可却给谢宏提供了相当多的帮助,对他来说,堪称他在这个时代遇到的第二个老师,乍听此讯,谢宏还真有些难以接受。

“京城即将展开的学术大战,想必也会精彩纷呈,令人为之神往,愚兄不才,尚算有些才学,若是贤弟不弃……”

“伯安兄,你愿意去书院了?”谢宏脱口问道,今天他实可谓惊异连连。

王守仁微笑颔首。

“好,太好了,事不宜迟,不,伯安兄连曰奔波,应该先休整几天,正好和去京城报信的信使一同上路……”喜色溢于言表,这是个谢宏盼望已久的好消息,书院是他所有计划中的重中之重,光是一个唐伯虎可应付不来。

而在这个时代,最适合给书院掌舵,为大明培养优秀人才的人选,除了面前这位,更有何人?

王校长,哈哈,那场即将开始的学术大战,一定会非常之精彩,足以传承百年吧?谢宏也开始期待起来。

(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