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明朝第一弄臣> 第739章 衣锦好还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39章 衣锦好还乡(2 / 2)

“是安定门,皇上回来了!”能让京城百姓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又是从那个方向传来的,结合眼下的情况,李兆先迅速做出了判断,这判断相当准确。

两人刚刚转过头,惊天动地的‘万岁’声也响了起来,声音有些参差不齐,可却保持着相同的节奏,不是有人在指挥,就是有人在引领。

在整个大明,最经常喊这两个字的,就只有近卫军了,坚守不退时会喊,冲锋时会喊,战胜了一样会喊,万岁二字对他们来说,就是胜利和辉煌的代名词。连曰曰上朝、恪守礼仪的朝臣们,喊这两个字的频率也没有他们高。

北方按星宿属玄武。玄武主刀兵,所以出兵打仗,一般从北门出城。

德胜门和安定门同属京城九门,并且同在北方,遇到战事自德胜门出兵,由安定门班师,是大明的惯例,当初成祖北征的时候,就是如此。

德胜门的寓意是“以德取胜”,取的是“旗开得胜”的兆头,安定门的寓意则是‘太平安定’。

“愿我大明千秋万世,永保太平安定。”现在赶过去肯定是来不及了,李兆先也顾不得再安慰好友,眼望北方,想着百姓欢迎英雄凯旋,军民共呼万岁的场景,他也是心神摇曳,不由喃喃自语起来。

“愿我大明百姓,永不再受外族荼毒。”其实也用不着他安慰了,雄师凯旋的激励,远远超过了言语所能达到的范畴,心神激荡之下,杨慎也是肃容而立,默默的祷诵起来。

常春藤书院是在长安街以南,宣武门以北的城西,离安定门还很遥远,隔了这么远的距离,两人尚且感受到了欢迎将士凯旋的热烈氛围,现场的场面如何,就更不用说了。

人们都是用力挥动着手臂,用尽全身力气呐喊着。很多本来打算先在队列中寻找自家儿郎的人,也都受到了这股热烈气氛的感染,他们忘记了最初的目的,又或将每一个少年都当成了自家的儿郎,只是忘情的欢呼着。

今天来的人,在正德出京的时候,也多半都去了承天门,然后一直送到德胜门,不过是两个多月之前的事,人们的记忆还很清晰。

那时的近卫军将士们,虽然甲胄鲜明,体格健硕,显得非常威武雄壮,可人们看在眼中,却总觉得有些不安心。那一张张脸上,大多还带着稚气,对手却是凶残成姓的鞑虏,再怎么乐观的人,也会有些忧虑的。

尽管当时为正德和近卫军们的信心所感染,没人表露出来,可事后众人还是相当担心的。当谢宏紧随正德之后西去时,累积起来的忧愁一下爆发了出来,使得当时的气氛很有些压抑。

现在,新年已过,少年们都长大了一岁,可从外表看来,他们长大的却并不止一岁。

寒冬之际,两月转战千里,这样的经历使得每一个人脸上都带着风霜之色;出京之前,近卫将士都是锐气十足,让人有种刚不可久的担忧,可如今,锐气尚未消,他们的脸上又多了坚毅之色,让人看着放心了不少;最明显的改变,还是他们身上的杀气。以前的近卫军名头很大,可真正经过实战的,却只有最初的那三千宣府子弟,剩下的人,在外界的观感中,好像就是陪正德玩的玩伴罢了。

可现在不同了,无论是默然行进,还是高呼口号,整齐的队列中有股冲天的杀气油然而起,即便是没上过战场的人,也能轻易的感受得到。

更响亮的欢呼声却是送给谢宏的,改变,大捷,希望,都是这个少年带来的,尽管他还没实现,那个曾经独一无二的冠军侯立下的丰功伟绩,可人们却坚信,那一天迟早会到来的。不就是封狼居胥吗?对侯爷来说,又很难之有?

当然,队列中最显眼,风头最劲的不是近卫军,同样也不是谢宏,有正德一朝,只要朱厚照出现的地方,就没人能盖过他的风头。

很难得的,正德稳稳当当的坐在了车上,意气风发的向道路两旁的人群招着手,不过,没有人会误会他是长大了,所以转了姓,因为他会坐在车上的原因很明显,看了的人都知道。

皇上不但打赢了仗,而且还带了个媳妇回来,看着正德得意洋洋的表情,人们纷纷慨叹,果真是衣锦好还乡啊。

(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