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大明末少> 第六章 祸起无端 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章 祸起无端 二(2 / 2)

“当然不是,”客商说着,从怀里摸出一锭银子,大约五两左右,“我临时出了客栈,身上带的银子不多。这五两银子,权且做个订金。”客商说到这里,又接着刚才的话说,“刚才说到,逢十加三,所加的这三分里面,一分给你,二分给绣工。虽然你只得一,但若相加起来,你之所得比起绣工来,翻了数倍不止。”

“那是那是那是。”店主连连点头,心里想的却是,这三里面,我是多得一分,是多得两分,还是二一添作五,反正是我说了算。这里我先答应了你再说。

那客商看了店主一眼,知道他心里所想,却也不去点破。把那锭银子放下后,从店主手里拿了那块丝帕。这个,我先带回去,其它的,你帮我权且收了,再不得卖与别人。明天一早,我带了足够银子,再你一一打点,算个明白,当场付足银子。店主眼睛看着那锭银子,嘴里连说是是。

那客商揣了那块丝帕,急急回到客栈,再次展开细细端祥赏玩,果然是爱不释手。

原来这客商姓吴,名铭之,家住南京。自幼饱读诗书,年十六时即考取秀才。可他时运不好,其时正值阉党专政弄权,吴铭之的师长只因说了几句话,即被当作东林党人而投入大狱,不久后又被杀害。吴铭之悲愤之余,怒而弃学,跟着父亲做起生意来了。这吴铭之的父亲那时正好在做绸缎生意,兼做官服内礼,经常出入大院高墙。吴铭之跟随父亲走动,弃学之后,只读诗书,兼作几笔书画,自然比那店主懂得也多。此时战乱频频,绸缎生意不太好做了。反是那药材生意好做些,因此,这吴铭之才学着做起药材生意来。因此,他熟悉的,仍然是先前的本行。

吴铭之展开丝帕,越看越看。就说这帕上只喜鹊吧,旦若飞禽,脚最是难绣,绣得仔细了,虽真却又显绌。绣的虚了,却又与其它针脚不配,倒像是偷工减料一般。总之是个不好看。莫说是绣,就是作画的人,也难摆放。可手里帕上这只喜鹊,绣的人把一只脚用梅枝遮了,只露出几个脚爪抓在枝上,而另一只脚则在身体一侧,翅翼之后,隐隐若现。端的高明。

若非得到名师指点,这绝不是一般的绣工处理得来的。可是,这样地方又哪里来的名师。而真正的名师,并非指那些市井俗匠,而是官府织造,王府内宫才有的。而那些市井俗匠,画人,鼻子眼睛嘴巴两个耳朵一样不少,就是画一只羊,也必得四脚两角俱在,全不知隐藏遮掩,看上去总是别扭。可笑那店主,正所谓只知其表,不知其里。这样的物件,拿到南京城里,必然当是从宫里流出,不值个几两银子才怪。是以他主动提出,逢十加三。其实就是翻上一番也是值得。只是若加得多了,那店主必会生出猜疑,反倒弄巧成拙。

吴铭之越是赏析手里的这块丝帕,越是暗暗赞叹。店铺另有许多绣好物件,这样的丝帕也有许多块。但他别的不拿,独独先拿回这一块,是他刚才在铺内已经看过了,这块丝帕的织绣比起其它都要生动的多。虽然布局,绣工,色样,大多差不多。但这块丝帕在细部处理上,更加有心。

比如这喜鹊的颈上的羽毛,因为喜鹊是偏着头站立,那颈上的毛就有顺有疵,那织针就不能一直顺走,而要正正反反,长长短短走针。这样,那颈上的羽毛就有了层次。这正是这只喜鹊灵动欲飞的细妙之处。如此功夫,又如此心性,方得有如此飞鸟。那店铺主人,又如何品鉴得出。

这吴铭之年近三十,虽然有过妻室,却不幸早殒。因为思念亡妻积郁已久,这才远行西南,以减睹物伤怀之感。此时,手执这样的丝帕,心里自然又生出些念想来。这小小一方丝帕,常常被青年男女当成定情之物。吴铭之心想,这又是如何一个女子,怎样一双巧手灵动翻飞,窗前月下,又怎样一番心思,才织得出这样如生的方物。感叹良久,竟不觉天色已晚。随行伙计进来叫他吃饭。这才把那块方巾小心揣在怀里,随伙计去了。

第二天一早,吴铭之早早来到店铺之内。此时已经知道那店铺主人姓王,遂和王掌柜一一祥点,结清了首批货物应付的银两,药材也不收购了。货物分成两包,自己和伙计身上各糸了一包,也并不沉重。走出几步,复又折回,又掏出几块碎银子,约摸一两左右的样子,递给店主,特意嘱道,“这点散碎银子,还请王掌柜给昨日我拿去那块丝帕的绣工,请她另外给我绣一块丝帕。”

“这个……”王掌柜略为踌躇,“算是订制,工钱本来是可以略略多些,只是,一块绣帕,给一两银子也实在多了些了,恐怕她反而不敢接受。”王掌掌柜所以踌躇,是因为知道落珠的为人。

“多就多一点吧,又有什么不敢受的。我也不认识于她,她也不认识我。并不在乎有何言语。”吴铭之也知道一两银子太多,令人反而顾忌,因此又加了一句,“这样绣工,其实也值。”

“如此甚好,这女子本来窘迫,带着一个十来岁孩子,日子过得艰辛。只是不知吴掌柜所要织的方巾,要选一个什么图案。”王掌柜说着,从柜面下面捧出一叠画案。吴铭之随手翻了翻,摇了摇头。

“那……吴掌柜,总要与她一个名目的吧?”

“那就……”吴铭之略为沉思,“就绣一个清水出芙蓉,荷叶摇滚珠吧。”

“好好好,好雅致的题目。”王掌柜连说了几声好,又道,“巧了巧了,真是巧了。”王掌柜笑道,“真是巧得很哪,这女子名字里巧巧儿一个珠字,就叫落珠。”这王掌柜为人倒也不坏,知道落珠带着个儿子,孤儿寡母过得艰难。又想,能与吴掌柜做成这样大的生意,昨天吴掌柜拿去那块绣帕起了不少的作用。这位吴掌柜逢十加三之数,原本也不想折扣于落珠。

不想,这吴铭之听了那绣工名叫落珠,半晌作声不得,又拿出那块绣帕来看,心中暗想,天下竟有如此奇巧之事,我出了一个荷叶摇滚珠的题目,果然就遇到了珠落人间?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