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大明末少> 第二十三章 一气混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三章 一气混元(2 / 2)

“堂主请起,堂主请起。”待郑天风站起之后,掌姑这才接着说,“大明立国两百年来,江湖上没有什么成器的人物,堂主少堂主可曾想过,是什么原因了吗?”掌姑问道。

“晚辈愚昧,请前辈指点。”

“这原因其实简单,只因大明高手,尽在大内。而大内高手,背负皇权,又哪里容得下江湖人土之一席之地。”

此言一出,郑天风不由得想起了名扬天下的几位顶尖高手。如蒋方一,燕田青,赵如礼等,无不是大内锦衣卫。

而郑实想到的,当然只能是在他们几位之后,更有那被称之为风,雷,雨,云四位御前带刀侍卫,力助当今皇上一举拿下阉党,尽诛朝庭内外余孽。而被皇上同时封为锦衣卫东,西,南,北四指挥使。更是名震天下。那风,雷,雨,云中的风指挥使风不邪,十年前办案曾经到过云尚堂。言谈之间,父亲一再起身讨教,那风不邪只是笑而不允。其时,正奉蟠桃成熟,父亲亲自为他奉上一个。并且说了蟠桃百年后复又结果之事。风不邪听了一笑,只说了一句,郑兄何必舍近求远?并未吃那个蟠桃。

郑天风正好也想到这里,那风不邪说他舍近求远,这个“近”,或许就是指的司宝祠了。可是,如果没有今天,郑天风又怎么会想得到这一层?

掌姑说到这里,叹了一口气,“大明之能得天下,也正是有识之士明白,以身体强健,武器沉重而论,皆非外族对手,是以先光华夏武学,以精搏强,以技克大,以术破阵,以气息势。是以大明开国之初,精兵强将之中,不乏武学高手,即是其中之一。”

“听掌门姑姑如此一说,郑某果然茅塞顿开,受益匪浅。”

“郑大将军也是如此搏得军功,官至五路指挥使。至于后来……”掌姑稍稍沉吟,“解甲归田,其实也多少受了我家主公牵连,不得不如此。那些年祠内不与堂上往来,正是不愿意牵连过多。及至后来,也就渐渐生分了。”

“敢问掌门姑姑,那曾经到云尚堂破门拆匾之人,又是……”

“那自然不是什么江湖人士所为,而是以前的对头找上门来了。不过后来,他们不是也没讨得好去吗?至于后来,贵堂……其实也和他们没有关联了。”说到这里,掌姑只是轻描淡写一句话,但郑天风还是听出来了,那“没能讨得好去”,自然是祠内姑姑出了手,所以后来那对头不曾再找上门来。而云尚堂后来所以衰败,倒可能是自家祖上为了报仇雪恨,强行改了第九式的习练方法,以至气行不通,血脉不畅,越走越偏,而一代不如一代。

郑实似乎明白了一点什么,掌门姑奶奶说的,虽然都是一百多年的事了,但既然开堂立业,必然要将所经大事一代一代传下来。所以,虽然是陈年旧事,但此时听在耳里,也觉得没有过去太久。是以听得很是仔细。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郑家父子同时感慨不已。

“指点祖父的那位高人,虽然不是祠内姑奶奶和姑姑,但与宝祠自然也是同出一脉。不知是否练成三界九式?”郑实一直关心的还是这个,又问了一遍。

“这套内功三界九式,非一般人能练。至于他练到什么程度,多问无益。”说话的是护宝,她素来心直口快,掌姑说了这么多了,而郑家父子还在问来问去,又有些不耐烦起来。

“刚才说到,你们家后院那棵蟠桃树,在高人入梦之时,其实已经百年不再结果了。”掌宝姑姑知道护宝脾气,也不去说护宝,但把话题又插了开来,“说来也是巧合,那位高人去贵堂之前,偏巧来到我祠内喝茶,喝后赞不绝口,说道茶甚是好喝。问我是用什么水泡的茶。我说正是那前院池塘所出之水。他走的时候我又装了一葫芦送与他,想来是为你祖通脉气之时,把那葫芦放在蟠桃树下,那葫芦竟自倒了,那水流到了树根之下,是以后来还能年年结果。那个葫芦之上还有口什两个字……”

“那葫芦之上,是有这两个字,却原来……”听到这里,郑天风失声叫道,“原来正是前辈之物,前辈说是巧合,但总是有恩有郑家,在下感激不尽。只是在下不明白,为何是口什二字?”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