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大明政客> 第九十二章 会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二章 会试(2 / 2)

虽然说专心致志的考试,可是,看见两位主考官,先后在自己的面前驻足,苏天成的想法,已经不仅仅是考试了。

必须要在殿试之前,找到一条出路,否则,遭遇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情况,那就很冤枉了,这是考验自己智商的时候了。

二月十五戌时二刻,会试结束。

苏天成走出贡院,老远就看见苏二童、苏俊、王大治和罗昌等人。

苏俊早就安排好了酒宴,他知道,自家少爷,每次经历一些事情之后,都是喜欢到酒楼去吃饭,好好放松一下的。可惜少爷身边的王芙蓉,没有能够跟着到京城来,这令少爷的生活,显得有些随意和邋遢。

到了酒楼,苏天成的心情还是不错的,经过了会试,总算是完成了又一次重大的任务。

至于说会试录取的问题,他一点都不担心。

自己肯定是高中的,且不说一手文章做得漂亮,就说那主考官、内阁首辅周延儒的管家周康,专门到客栈来找到自己,就已经做出来了暗示:会试是不会有问题的,这是周大人的恩赐,要知道感恩,要尊重恩师。

这其实就说周延儒的意思啊。

何去何从,苏天成必须做出来果断的决策了。

按照规矩,殿试之后,头甲三人,也就是状元、榜眼、探花,是立即授官的,状元例授从六品翰林院修撰,榜眼和探花,例授正七品翰林院编修,二甲进士,经过进一步的考核,大部分进入翰林院,成为没有品秩的庶吉士,至于三甲的同进士,多是考核之后,外放为官。

殿试之后,进入翰林院,是非常荣耀的,有句话说得好,一入翰林,身价百倍。

翰林院虽然只是一个正五品的衙门,但其政治上的重要性和特殊性,绝非其他部门可以比拟的,可以说,明朝的宰辅、大学士,以及六部尚书、都察院都御史,全部都出自于翰林。修撰和编修的尊贵是不必说的,无品秩的庶吉士,后来成为内阁大臣的,数不胜数。不客气的说,进入了翰林院,就有了成为内阁辅臣的机会。

所以说,二甲的进士,宁愿放弃入朝为官或者外放的机会,也要想方设法进入翰林院,成为庶吉士。

这种情况,也是容易解释的,翰林院的修撰、编修以及庶吉士,算是皇上的参谋团的成员,他们能够参与诏书的起草工作,能够了解到朝廷之中发生的大事情,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之内,熟悉大政方针,最大的好处,是能够时时刻刻见到皇上。

依照苏天成的发展道路,进入翰林院,表面上看,是最好的选择。

他熟知历史,清楚里面的弊端,站在高层,甚至是皇上的身边,能够提出来诸多的意见和建议,借助皇上的力量,慢慢的来施展,一步一个脚印,改变历史进程,不知不觉间,走上权力的巅峰。

但这里面,有着巨大的危机,那就是朝廷里面的党争,还有朱由检的性格。

且不说马上就要爆发的周延儒和温体仁之间的博弈,就说朱由检那种着急的心态,恨不得一天时间,就修建好了万里长城,心急吃不得热豆腐啊,这么简单的事情,难道归为四海之尊的朱由检不清楚吗。

还有历史上那么多的传闻,什么朱由检志大才疏,刻薄尖酸,心胸狭窄等等。

这一切,都是最大的问题。

苏天成不能够冒险,他没有那么多的时间。

乡试之前,他就有过外放的想法。

从基层做起,慢慢的集聚实力。

如今的朝廷,发挥的余地,恰恰是很小的。

反观外放,到了基层,才有集聚真正实力的机会。当然了,就算是外放,也要想其他的办法,如果是按照常规,知府、知州和知县,都是老老实实呆在府衙里面,画地为牢,那也是很悲惨的。

再说了,苏天成身边,有着三千多的护院,这些护院,必须要有地方安置,必须要有生活的来源,自己如果在京城,绝没有这样的机会的。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或许,苏天成做出来这样的选择,是会成为异类的,谁都削尖脑袋,想着留在京城,哪怕是在六部里面,做一个八品的小官,也不愿意外放,成为七品的知县,那都是为今后考虑的,走好了高层关系,朝里有人好做官啊。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有着丰富的从政经验,有着超人一等的认识,有着不一般的手腕,难道说不能够做出来一番惊天地泣鬼神的业绩吗。

苏天成有着充足的自信,下一步,就是要找寻机会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