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古代言情>海月无尘> 第21章 春风送英汇京城,宰后论吏暗潮涌 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章 春风送英汇京城,宰后论吏暗潮涌 一(2 / 2)

此时一墙之隔的宫禁内,丁谓正站在凝晖殿前,犹豫着到底应该先往左走还是先往右走。左侧是崇政殿,右侧是垂拱殿。崇政殿本是历代皇帝处理政务之所在。他忆起那天,刘太后在崇政殿的龙椅上坐着,而赵衡则站在她的下方。刘太后和颜悦色的问赵衡,是否要她搬去别的地方。可赵衡倒好,毫不在意的就把崇政殿让给了刘太后,自己提出要移事垂拱殿,于是民间便有了“二王临朝”的说法。可即使是这样的说法,传到了赵衡耳朵里,他也只是一笑了之。

顺王登基时已成年,刘太后却没有还政的意思,仍然坚持垂帘听政。她的理由是新君从前不善政务,因此还需她辅佐一段时间,直至新君能独当一面,她自会还政。可如今,连市井里的一个三岁小儿都知道,刘太后事必躬亲,政务几乎不让赵衡插手。而他们这位天家,也自由散漫惯了,倒是乐见有太后摄政,自己成天就是吃喝玩乐,还时不时溜出宫去私会倡人。赵衡何时能独立处理政务?看来是遥遥无期。

丁谓叹了口气,还是决定先向右拐去赵衡所在的垂拱殿。

可当他刚迈进垂拱殿时,却看到这样滑稽的一幕:贾苏正撅着屁股趴在地上,而赵衡则撑在他的背上一跃而过,在玩“跳羊”的游戏。

丁谓假装咳嗽了几声,赵衡这才注意到他。

“哎哟,是丁相来了。快请进来丁相,别杵在门口啊。”赵衡玩的满头大汗,居然一屁股就在龙椅前的台阶上坐下了,两只蹬着六合靴的脚搁在地上晃着。他还未换去上朝时所穿的淡黄色的袍,头戴的金龙小冠也快歪到了耳朵边上了,而腰间的通犀金玉环带更是不知去向。

“老臣拜见天家。希望臣来的是时候。”

“啊,是时候。朕就是刚才处理政务累了一些,这会儿正在活动活动筋骨,休息一下。”

丁谓看了一眼御案,只有几页散乱的折子扔在那桌上。赵衡注意到了他的眼神,回头望了一眼,又转过脸来,尴尬的冲他笑了。

“老臣是来跟天家禀告几件要务,还需天家定夺。”丁谓从袖中掏出了几份折子,走到了赵衡面前。

赵衡见他面色严肃,不禁坐直了身子。

“这一份是即将要参加殿试的贡士的名单。他们之中进士科、诸科和武举的省试前十名,都会被天家接见,参加明晚的鹿鸣宴。”

赵衡一听,急忙接过折子,快速的浏览了起来,果然见着了那几个熟悉的名字。他兴奋的大笑道:“这真是太好了!终于要见到朝中有一些人和朕年龄相仿了!”

“咳咳,”丁谓又咳嗽了两声,“天家的意思,怕是嫌臣等老了、啰嗦了。”

赵衡这才意识到说错了话,赶忙补救道:“呃,朕也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说,年轻人嘛,也可以替你们多分担一些事了,爱卿也就不用如此辛劳了。”

“谢天家体贴,臣方才也是在说笑。就为了天家这番话,老臣再干个二十年都不觉得辛劳。”丁谓抚须呵呵笑道,“天家,这第二份,便是礼部拟出的殿试题目。还请天家看看是否妥当。”

“《臻园赋》?我没什么意见,你们都觉得好,那就这个吧。”赵衡又说如此小事以后也不用和他汇报了。

“老臣所要禀报的另外两件,都和吏务相关。”丁谓又递上两份折子,“这个是各路推举的来中央交换的官吏名单。天家也请看看他们在中央上的任职是否妥当。而这一份事关朝中的几个重要的职位,近期因为官员致仕和……和裕王案的谪贬而出现空缺。这是吏部递送上来的候选官员的名单,还请天家予以定夺。”

赵衡展开了这两份折子,看见上面长长的一串名衔就说:“朕看的都头晕了,好些人我也对不上号。这事,你和太后去商量吧。”

丁谓指着折子上的一处问道:“天家,这里也不需要好好看看吗?”

赵衡顺着丁谓手指的地方看去,发现是一连串将刘氏家族的人加官进爵的名单:刘太后的祖父刘维岳,成了天平军节度使兼侍中,祖母宋氏被封齐国太夫人;父亲刘通为开府仪同三司魏王,母亲庞氏被封为晋国太夫人;侄女刘氏被封安国郡主。

“这有何不妥?大娘娘贵为当朝太后,封赏个把个家里人,朕看也没什么。况且又都是些虚职官衔,随他去吧。”

丁谓听赵衡这么轻描淡写的说话,有些失望,于是收了折子,又是一拜:“那老臣就不耽搁事了。老臣这就前往崇政殿去参见太后。”

贾苏在丁谓走后,跪爬到赵衡身边,问道:“天家,可是有许公子他们几人在那鹿鸣宴的名单上?奴才听说,许公子这次可是省试的头名呢!”

赵衡也难掩兴奋之情说道:“朕看上的人,端的是不会错的。”他一跃而起,拍了拍袍,问贾苏,“尚衣局给朕置的新服做好了没有?让他们到万岁殿去呈给朕看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