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古代言情>大唐夜宴之茧梦残> 第十二章 通禅寻道 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二章 通禅寻道 下(1 / 2)

“哎......这字字句句呀,可都是我的真心话!”长孙皇后语尽,看看治,又牵起华姑的手:“刚才进门的时候,委屈了姑娘,姑娘可别见怪.”

“怎么会?”华姑低眉顺目道:“娘娘哪里有错?错的只是奴婢.”

“好孩子,可别这样讲.”长孙皇后温婉的打断了她,目光柔和,徐徐:“以后在本宫面前,可不许称奴婢了!”

“谢娘娘恩典.”华姑灵巧的曲身做礼.

“免礼吧!”皇后笑笑,又对治道:“这孩子母后可是看着特有人缘儿,我这心里呀,是真的喜欢!往后,可要让她多来你这里坐坐,将来得着空子,引她到我那‘绮云宫’玩儿玩儿,也好有个陪我说话的人.”

“儿臣记下了.”李治拱手,做辑,心里却碰;碰直跳.

长孙皇后语尽,在高阳,安平的搀扶之下,幽幽走出.

高阳还不忘回头,朝二人拌了个鬼脸.

“姐姐,你没事吧!”李治紧提的一口气终于放下,如获大释般的问道.

“能有什么事!”华姑白他一眼:“整得跟劫后余生似的!”

“幸好高阳姐姐及时来了,不然可就麻烦了!”李治毫不理会华姑的无所谓,仍是一副心有余悸的模样.

“高阳公主是给了皇后娘娘一个台阶下!”华姑缓神坐下,不以为然道.

“什么意思啊?”李治不解.

华姑抬头,一串妙语连珠:“我都把话说到那个份儿上了,她若当真乱棍打死我,那此事一宣扬出去,说是晋王与民女淫秽,你的名节不也没有了嘛!她还不知道该怎么做?只是少一个台阶罢了!”

“噢......是这样啊!”李治讷讷:“可不管怎么说,也确实都是高阳姐姐当了台阶,帮了这个忙.”

“恩,那倒是.”华姑想起刚才安平的神情,态度,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对了姐姐!”李治突兀:“母后刚才那神态,语气,是不是意味着......默许我们了?”

“是.”华姑面无表情的应了一声.

“太好了!”李治兴奋的一抬手:“那我们以后可以名正言顺了!”

“行了行了!”华姑巧笑着拉他坐下:“往后还是注意些的好,免得再旁生出什么枝节来.”

“也是.”李治重重点头:“还是姐姐想得周全!”

华姑舒了一口气,微微闭上双目,不再言语.

“明明是该高兴的,可为什么,我却如此伤神?”女子眸光轻轻扫过身旁那张天真,稚气,而又盛满深情几许的面庞.“这真的是我的爱吗?我对他,是爱吗?”

冥冥之中,总有一种感觉,茫茫人海,她要找的,或许不是他.只是或许。。。。

忘不了那天与她擦肩而过的白衣男子,英气逼人,高傲,一身客尘.

因着他,她的生命里多了一个李治。只为能与他多些交集,当日,她才会佯装迷路,拦下面前两个骑马男子,央求他们指路。其中一个便是治,竟不知何故的提出送她回去。谁知,后来竟是与治纠葛在一起,直至今日,突兀涉及到“爱”。

“华姑姐姐!”正说话间,高阳跑了进来,坐到她身边.

“姐姐,你没去陪母后吗?”李治问.

“没有!”高阳一笑,嫣然:“母后有安平陪着呢!”

“刚才且亏了你.”华姑思绪拽回,向高阳道谢.

“咱们说这个做什么!”高阳仍是一笑,看着华姑:“我要是能左右什么的话,就去做皇帝,然后先把姐姐弄进宫来,封个贵妃,皇后什么的,再不担惊受怕!”

“那还不乱了套?”华姑戏愚的回了一句:“你我可指望不上!”

“我封.”李治道.

“你封也不对。”;

“什么对不对的。”高阳略带轻慢:“权力开的口都对!”

。檀木香案上,佛祖半闭眉目,悲悯的注视着这个清寂的世界.伴着徐徐白烟,一切,恍若冥色.

佛堂前,绣花垫上,似有眉目含愁的女子,拱手,上香,徐徐拜下.

温良的风趁着她绰约身影,于烟雾里,托起一头乌云鬓.

礼罢之后,起身.

也许是过猛的缘故,身子一软,复又踉跄跌下.

“公主,您慢着点儿,您这身子骨一直就不好,还这么不小心!”筱亭慌忙欠身把她扶起,心疼的埋怨着.

“公主殿下.”还不等银妆开口,又是一声唤.回眸,身批袈裟,手握阐杖的三藏法师急匆匆赶到.

“公主殿下,侍佛要紧,可也该爱惜自己的身子不是?前些日子病才刚好一点儿,当好生对付才是!怎么现在,这暮色苍茫的,就又撑着病体过来了?”

银妆额首,朝三藏施以佛礼:“大师.”眸中飞过一抹浅笑,女子的脸颊上呈现出久违的俏皮来:“我是一时贪嘴,想吃大师做的红豆糕了呢!”

红豆糕,唐三藏的拿手小食.

将新鲜的红豆碾碎,成泥,加入早春集起的露水,合着红豆泥拌匀,在日光下静置七日,再拌入冰糖,花蜜,最后滚入糯米。杆均,成片,使其充分粘合,再将摊好的片卷起,捏实,切开成棋子长短的段子,便成了这隽小可口的红豆糕了.

这小小点心呈淡粉色,入口,粘软的糕体便融化开来,伴着一股红豆的甜香,溢满整个口舌,精妙至极.

三藏笑笑,吩咐身边的小沙尼将磁盘端上,递于银妆:“难得公主还在记挂老衲这红豆糕.”

银妆很认真地接过,细细品尝起来,明眸里却溢出了泪.

三藏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这个丫头是他自小看大的,李银妆之母王怡,本为三藏收留在佛庙里的孤苦女子,那天,适逢太宗出宫进香,见其艳美,惊为天人,便与之一夜风流.

不想日后,女子竟生下一女,因正直寒冬腊月,白雪绘妆,便取乳名,银妆.

太宗听闻之后,将那女子接入宫中,封充缓.

为避众人口舌,银妆便暂留寺庙,一住四载.

之后,方才接入宫中.

因此女能诗能赋,出口成章,太宗讳取名李字.封公主,却无封地,固,无封号.

“李字”这个名字,银妆不习惯,久而久之,不用,反倒越发生了.

不过还好,众人皆已习惯唤她银妆“银妆”倒也清越.

她自小身体孱弱,却并非行如枯骨头.天潢疏润,圆折浮夜光之采;若木分晖,秾华照朝阳之色。故能聪颖外发,闲明内映,训范生知,尚观箴于女史;言容成则,犹习礼于公宫。至如怡色就养,佩帉晨省,敬爱兼极,左右无方。加以学殚绨素,艺兼鞶紩,令问芳猷,仪形闺阃。如此美貌的公主,怕是世间少见的吧!还是,根本就不该苟生于世呢!

“公主殿下,可是遇到什么不顺心之事?”三藏合掌问道.

“哪里还曾有这顺不顺心之说呢!”银妆无奈的笑笑:“自我来到这个世上,哪一天,又曾顺过心呢!”

“丫头,看开些吧!”三藏改了口,面上,心上,全然一副慈父柔情.

先前那四载的朝夕相伴,他们之间,早已有了一些情感的奠定.无父女之名,却有父女之实.

银妆缓缓:“我记得,九年前我进宫时,大师,就是这句;‘看开些吧!’”

“其实,自你一出生,我见你第一面起,就觉得你与佛有缘,”三藏看定银妆:“这些年来,我见你过的并不尽如意,是以常常劝你归隐空门,伴佛修行......”

“大师.”银妆打断了他:“先前我没有答应,如今我更不会答应.”

“公主”三藏略微皱了一下眉:“红尘一遁,不就出来了吗?为什么你又迟迟犹豫不决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