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唐阙> 第十五章 万里桥边枇杷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五章 万里桥边枇杷院(2 / 2)

英英听得大窘,脸上红霞飞满,捂着眼叫道:“姊姊可别乱说,那南云卿就是个呆子,放着好好的西川幕府不去,整天就知道到小妹的酒肆中买醉,轰都轰不走,真真气死人了。”

那薛姊姊白了她一眼,道:“可别不知足,这样的人才能算得上是真性情之人。姊姊我混迹欢场,阅人无数,见过太多的年轻才俊,这类人大多只会醉心功名,对情感一事往往只是逢场作戏,朝三暮四,始乱终弃实在是这些人的寻常之举。要是真遇到了这类人,恐怕你到时候想气,都不知道从何气起。依我看,这南云卿就很是不错。”

说着,却不知想起了何事,轻轻叹了口气,道:“‘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谪仙人虽是男儿,但他这《妾薄命》却是将风尘之叹写得入木三分。姊姊我如今虽身脱贱籍,不复伎乐,但在达官显贵眼中,我又与之前有何不同?招之挥之,不过一个下人,一架马车而已。”说完,看着院门口那被秋雨摧压得佝偻在地的枇杷花枝,眼神渐渐迷离起来,喃喃道:“‘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这世上,像元稹元微之这样的重情重义而又年轻有为的才子,只怕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了。”

英英心道,元稹虽是才子,但重情重义却也未必尽然,世人有传他是《莺莺传》中的原型,怕也不是空穴来风。况且,人家元大才子乃有妇之夫,他的夫人,可是太子少保韦夏卿的女儿。话待出口,转眼间看到薛姊姊那深沉而又迷醉的神色,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只得轻轻叹了口气。

这被称为薛姊姊的女子,叫薛涛,正是被时人誉为继卓文君之后的蜀中著名才女。她原本出身名门,父亲薛郧在朝廷为官,学识渊博。自小受父亲家教导的薛涛,八九岁就以能诗善文闻名于时。随后,父亲薛郧因正直敢言,得罪了当朝权贵而被贬谪蜀中,就在她十四岁那年,父亲又因为出使南诏沾染了瘴疠而撒手人寰。大山崩塌,为维持自己和母亲的生计,十六岁的薛涛迫不得已,凭借自己的出色的容颜和精通音律、擅长诗文的才艺,加入乐籍,成了一名歌伎。

贞元元年,韦皋出任剑南西川节度使,在一次酒宴中,韦皋让薛涛即席赋诗,薛涛从容泼墨,提笔挥就《谒巫山庙》一诗,韦皋看罢,拍案叫绝。从此薛涛声名鹊起,成为帅府中侍宴的不二人选,也成了韦皋身边的红人。

由于薛涛持身卑贱,其本人又长袖善舞,所以,很快蜀中官场就流传出很多关于薛涛的风流韵事。韦皋对此十分不满,一怒之下,将她发配松州,以示惩罚。途中,薛涛写下了悱恻感人的《十离诗》并以此感动了韦皋,未到松州即被韦皋追还成都。不久,她脱离贱籍,还身自由,寓居于成都西郊万里桥边,浣花溪畔。

元和二年冬,武元衡赴任剑南西川节度使,途径嘉陵驿时写下了《题嘉陵驿》一诗,诗作很快流入成都,有好事者鼓动薛涛作诗应和。薛涛便写了首《续嘉陵驿诗献武相国》,诗中以“强为公歌蜀国弦”和“锦江玉垒献山川”来欢迎和劝勉武元衡。

武元衡早在长安就听说成都有个叫薛涛的才女,见和诗后也是大为感动,欣赏不已。从此每逢节度府有往来应和,诗文酬唱之事,必会邀请薛涛前来助兴。

英英沉思了半晌,见薛涛还没有回过神来,有点担忧地看着她,展颜一笑,拉着她的手臂摇了摇,娇声道:“薛姊姊,我听说武相公要表奏朝廷,将你拔为‘校书郎’,这是真的假的?”说着,又一脸夸张地憧憬道:“校书郎哦,官阶虽然只是从九品,但只有进士出身的人才有资格担当此职。姊姊可是古往今来第一个女校书郎呢!”

薛涛拢了拢被他拉得有点凌乱的披帛,嗔怪道:“这不过是武相公闲时的一句戏语,却被你们这些人传得有眉有眼的。古往今来第一个女校书,你当是这么简单的事?漫说以武相公之稳重不会上表,就算上奏,也离不得一句‘格于旧例,不被应允’了事。”说着,又用手指头狠狠点了点她的脑袋,原本凝滞的眼波又渐渐流动起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