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南宋之我主沉浮> 第四百二十九章 伐宋诏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二十九章 伐宋诏书(2 / 2)

因为大元王朝颁布了伐宋诏书,其大军肯定会朝着荆湖南路以及鄂州等地进攻,留守京西南路的蒙军军士,不会太多,这正是进攻的最好时机。

伐宋诏书里面,表明忽必烈将要派遣百万大军灭宋。

这其实不可能,吴邵刚不会相信。

大元王朝控制的总兵力,不超过五十万,河南路之战以及开封府之战,损失了近十万的兵力,就算是襄阳之战和两淮之战补充了不少的兵力,但总体的数目是下降的,而且驻守山西行省的不少新附军,也选择了投降,让大元朝廷兵力损失更大。

也就是说,情报署分析,大元朝廷掌控的真正能够在战场上厮杀的兵力总数,最多四十五万到五十万人,其中主力的蒙古铁骑,不超过二十万人。

面对来自于吴邵刚的威胁,山东以及河北等地,肯定是要驻扎不少兵力的,至少需要护卫京城大都,这方面的兵力不会少于十万人,漠北方面也需要驻扎一定的兵力,防止海都造反,这方面的兵力不会少于五万人。

拿来灭掉大宋的兵力,绝不可能超过三十五万人,而且其中蒙古铁骑不会太多,大都是以新附军为主。

若真的如忽必烈所说的百万大军,那不管到什么地方,压过去都是寸草不生了。

这种吹嘘和夸大自身兵力的情况,数不胜数,倒是不算什么,可惜大宋朝廷的某些人,可能是当真的,看见了这伐宋诏书之后,怕是魂不附体了。

至于说魏王府,经历了河南路之战、开封府之战以及河东路之战,兵力在原来的基础之上,增加了八万人,总兵力达到了二十七万人,其中合州御前诸军十八万人,鼎坤军三万人,兴元府御前诸军三万人,金州御前诸军两万人,此外还有隶属于枢密司的一万亲卫部队,专门负责魏王府以及开封府城城内的安全。

从兵力的总数方面来说,吴邵刚还是无法与忽必烈比较,还有最为关键的一点,大元朝廷随时可以在地方上招募青壮进入军中,不考虑其他的后果,可在魏王府控制的区域,这种情况决不允许出现,相反被俘的新附军不少青壮,好多都放回家去耕田种地了,毕竟田地里面需要有人耕种,都不去种地了,大家伙吃什么。

沉默了一会,李庭芝开口了。

“魏王殿下,大军肯定要有所行动,而可以选择的也就是三个方向,其一是朝着北面进攻,拿下西夏以及大名府等地,其二是朝着东面进攻,拿下山东等地,其三就是朝着南方进攻,拿下京西南路等地,其实这三路的进攻,都存在危险,相比较来说,第一种选择最为安全,但需要放弃进攻大名府路,也就是殿下曾经说过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李庭芝说的很是平静,可其倾向性还是有些明显,就是不同意第一种方案,北面进攻,拿下西夏等地,其实就是漠南草原的一部分,这些地方更加的荒凉,人烟稀少,对于魏王府来说,是没有什么作用的地方,相反可能需要王府投入大量的钱财。

至于说进攻山东,明显也是不成立的,这等于是将蒙古大军全部都吸引过来了,反而让大宋朝廷得到了喘息的机会。

剩下就是南面进攻了,争取能够夺取京西南路等地。

李庭芝的倾向,怕也是如此。

其余人暂时都没有开口。

看见其他人都没有开口说话,吴邵刚再次开口。

“我看还是按照之前确定的部署进行,拿下漠南草原,这样也能够让大元朝廷震动。”

吴邵刚的这个决定,让所有人吃惊,其实私下的议论之中,对于这个战略部署,是最为不看好的,毕竟魏王麾下的大军,根本不惧怕蒙军,数次的战斗都是大胜,就算是面对倾巢出动的蒙古大军,诸多的将士也不会惧怕,可若是选择进攻漠南草原,岂不是表示了对蒙古大军的惧怕吗。

吴邵刚没有解释原因,坚持了原来的部署,这让很多人不明白,包括李庭芝等人。

吴邵刚再次专门召集李庭芝,以及枢密司的枢密副使蔡思伟、张炳辉和马华轩,以及郝经等人,小范围解释了自身做出的选择,且严格要求众人,绝不能够将诸多的战略部署泄漏出去。

这一次,吴邵刚的战略部署,得到了魏王府顶层的坚决支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