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我是大圣师> 第九十七章 开始(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七章 开始(下)(2 / 2)

胡二娘问:“花用如此多肥料?”

“二娘,岂止是花,庄稼欲种得好,肥料亦多,然回报不高,不值得。”

它们是肥料,也是钱,那怕是堆肥,马粪草秸不太值钱,得运回家,然后付出无数人力,一次次地翻拌,即便全是草秸也会产生很多成本。如果一亩地施上四千斤肥料,庄稼肯定能长好,然而一算账,说不定还会亏本。

吩咐完了,大伙施肥,做的不对,刘昌郝立即上前说,好在大家皆知道这些花很值钱,那怕棘墙,月季花种好了,一能做棘墙,二同样能卖钱,并且与刘家休戚与共,皆用了心。

半天熟悉下来,已经不需要刘昌郝手把手教,刘昌郝这才将修灌溉渠的叫回来。

刘昌郝拿出五亩地做甜瓜苗床,带着大伙做基质,又叫营养土,不过营养土的范围更为广泛。

具体的就是一定比例的熟土、酥冻后的淤泥、发酵好的饼肥、堆肥,去年做家俱的锯木屑,刘昌郝一直保留着未动,还有剥下来的树皮,也放在了仓房,它同样有用场。

现在拿出一部分锯木屑,又拿出一些糠秕,泼上未稀释过的浓沼液、沤液,将其拌匀,它便是未来甜瓜苗的基质。

刘昌郝指教一会,大伙开始拌基质土,刘昌郝则回到家,拿出十几把特意打造类似打气筒状的工具。它是用来打营养钵的,往基质里一按,然后提起,会出现一个圆柱形营养钵。用纸筒做甜瓜营养钵效果更好,效率太慢,数量又多,显然不适合于刘昌郝。

刘昌郝又开始将这部分人一分为四,有的继续拌基质土,有的在打营养钵,有的去围山村买竹子,做竹弓,还有的于白纸上刷桐油。

按照刘昌郝去年才开始的计划,直到现在,才能称为开始,鞭炮,只能算是一个比较惊喜的意外。

第二天,看到大伙全部上手,刘昌郝才重新回到家,将甜瓜种子从墙壁上拿下来,用泥浆水洗掉沾液、草木灰,因为泥浆水比重比较大,正好将一些不饱满的种子淘汰掉。

去年刘昌郝砌沼池,在刘梁村引起很大的非议。

沼肥作用真的很大,只是数量不多,刘昌郝舍不得用,只将它派于三个用场,第一个用场便是昨天的穴施,今天到了它第二个用场。

将清洗好的种子晒上一两天,以保持浸种后能吸收到更多的沼肥溶液。再将它们放入一个个纱袋里,于处理后的沼液里立几根竹棒,将纱袋系在棒上,使种子完全浸入沼液里。浸的时间有长有短,无壳种子浸12-24小时,有壳种子根据其壳的厚度分别浸24-72小时,气温低时浸的时间也要放长。刘昌郝选择了40个小时。

浸好后还有一道手续,必须将种子洗干净,才能正式催芽。

这种浸种法能提高种子的发芽率、成秧率,促进种子代谢功能,提高秧苗素质;增强秧苗抗寒、抗病、抗逆性等,为农民提供强壮健康的苗株。不仅是甜瓜,水稻、小麦、玉米、豆类、花生薯类、棉花等作物皆可以用这种方法育种。

总而言之,还是那句话,简便就是王道。

若是收益不大,一般农民也不愿意用如此繁琐的方法去育种,况且许多农民都不知道从哪里弄到沼液呢。

梁三元问:“早乎?”

“义父,不早了。”

刘昌郝这叫加温大棚育苗,地膜露天种植,比宋朝的甜瓜种植能早上三十多天,又比大棚种植晚了二十天。定植后也会带地膜,不能早太多,早上几天问题也不太大。缺陷是手里的五色瓜种,不是早熟瓜种,可能对产量有点影响。

接着搭大棚,棚膜纸不是白棉纸,也是在吴坊主家买来的,只是大棚棚膜纸质量稍好一点,韧性可以稍次之,但必须白洁,否则刷上桐油透光率不强。地膜纸则更差,反正贴在地上的,但不管是大棚棚膜纸,还是地膜纸,都是用一季,然后便扔掉。跟着将发芽的种子插在营养钵上,每个钵体插上两粒,稍壮时去弱留强,将长势不好的那棵掐掉,留下长势好的那一棵。

这时晚上气温仍比较低,必须送火盆子进去,前期是送火盆子,后期渐渐停止供暖,白天适度地揭棚炼苗,具体的还得看天气情况。

刘梁村人又过来看,这样种甜瓜……反正未看到过。

败家子,现在还有人敢说败家子?

似乎又在败家,用了这么多纸,还放火盆子,不是钱哪,但所有人统统闭上了嘴巴。忍着不说话没关系,省得以后弄不好又会被刘昌郝打脸般地嘲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