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我是大圣师> 第210章 敌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0章 敌意(2 / 2)

一个大户问:“刘家小郎,其亩产真能达到四五百两?”

“第一年种,高产我亦无法保证,然均产不会低于四百两?”

吴充在边上问:“为何误差如此多?”

“吴公,末学种植舍得施肥,其相当于试验田,其他人家无法与末学同步,或没有同步的本金,故相差许多。或如末学即将种麦,其产量更加惊人,然是试验时代壁障产量,更无法推广之。”刘昌郝耐心地解释道,然而他多少听出吴充对他一丝隐隐的敌意。

现在就有敌意,很不好啊……刘昌郝不是担心自己,而是前线的官兵。

各个村民哪里懂?

他们心中开始默算了,四百两,十五文钱一两,即便抛去一些成本,其收益也惊人哪,算出来了,一个个脸上露出急切的表情。

“诸位,可反对乎?”

谁会反对。

“既然不反对,那开始签契约。”

一个个上来签契约,签完了契约,开始抽签,排在前面的依次是刘梁村、黑潭村、谢庄、黎庄,余下的排位则是抽签决定。

抽完签,刘昌郝安排人带着他们去看如何处理堆肥、饼肥以及污泥堆肥。

这些肥料皆是刘昌郝刚刚买回来的肥料,后面还有好几批,即便这样,也堆得如同小山一般。

陈绎看着如此多的肥料,略有些担心地问:“如此多肥料,每亩须多少成本?”

“陈公,末学买肥虽多,是明年棉花会更多,且甜瓜亦需大量肥料,末学为了保护水土,将方圆数百座荒山一起买了下来,陆续改造,也需大量肥料。换成普通百姓,仅几亩地棉种,所需肥料不会太多,其成本不过四五百文钱罢了。末学放大了,他们每亩地也仅需一贯钱成本。”

陈吴二人又在心里默算,即便四百两,每亩地净收入也达到五千多文,接近七官贯,若是五亩地,则有三十多贯收入,若是七亩地,则有五十贯收入。

“不用几年,方圆皆成富户也。”

“那是,然只有几年辰光,一旦正式推广,会有两种情况,一是几年驯种,以及技术进一步摸索,其产量每亩必达到五六百两,除非用瘦田种植,或舍不得成本去种,二是价格必下跌之,十几年后甚至能跌至三四文、四五文钱一两,那时才是造福千家万户之时。但种植收益,仅比种稻谷强一点罢了。”

“必须要驯种?”

“吴公,必须,且前几年为防止劣种不会扩散,只能用末学家的棉种。”

陈绎也察觉不对了,心想,吴充与刘昌郝没有交接,为何吴充对刘昌郝有些不满?

刘昌郝心中也在嘀咕,有敌意,百分之百因为自己多嘴了,此人最好不要得罪,不过只要他敢继续来,自己手中可不是棉花一张牌,大不了大家一起掀桌子。

吴充也感到自己失态,语气放缓,问:“能估摸出产量?”

“高产,中产,低产?”

“高产吧。”两人来,主要便是为了这个高产棉田的具体产量。

刘昌郝将两人带到另一块试验田,长势也非常好,并且一次未采摘,刘昌郝丈量了标准的一宋亩面积,安排人手采摘,随后称重。再将籽棉带到仓库,放在搅车上轧花。没有全轧,只轧了五斤,然后称皮棉的重量,得出其比例,乘以总重,便能知道此次采摘的籽棉能净得多少皮棉了。具体大约会有多少产量,刘昌郝未说,你们自己算去。

吴陈两人默算了一下,仅是这次采摘便得到两百三十多两皮棉,关键棉枝上还有大量棉果子,亩产必然不止八百两了,究竟多少,那又无法估算。至于面积与重量,尺是隋高二人带来的官尺,秤也是两人带来的官称,错了,与刘昌郝没有任何的关系。

两人回去,刘昌郝这才真正开始采摘。

但没几天,朝廷又派石得一过来质问。

刘昌郝前天送走一批棉制品,多是成品,也有少量光棉胎。

京城有许多人知道棉花这一词了,也知道亩产量不低,然是新鲜事物,有钱人又多,且出售的数量少,由是价格节节抬高。

一床精致的棉被价格涨到十贯钱,一床光棉胎涨到了四贯多钱。

若是普通人,卖三十贯,朝廷也不过问,然而你刘昌郝明明说,使天下贫者有所食,寒者有所衣,这么贵,那个寒者能用得起?

吴充带头弹劾刘昌郝沽名钓誉,听到其价格,赵顼大为恼火,故刻意派石得一过来,听刘昌郝的解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