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宋耻> 第二百三十九节 导火索(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三十九节 导火索(2)(2 / 2)

蒙古人制作硬弓,需要的原材料是木材、牛角等物,但这些燕京都有,而且还有能找到更好的粘合剂,比如鱼漂胶,因此蒙古人很快就找到了符合他们要求的草原强弓,一问价格也不贵,甚至比他们自制还便宜。就试着订购了一批弓。

订购了三万把弯刀,一百万颗长箭后,蒙古人才有心思采购其他货物。主要是布匹和食盐,以前草原上的盐是契丹人供应的,临潢府一带就有盐池,契丹人败亡后,临潢府的盐池荒废,草原上一度缺盐,不过燕云不缺,长芦盐场的盐正愁销路呢。

当蒙古人兴高采烈的离开,并带了一只燕云商队北上,帮助他们摸清北上蒙古的商道,好吸引他们去漠北做生意后,李慢侯对草原上的形势彻底放心了。

冬季之前,克烈人再次南下阴山,这次他们看到了许多堡垒,驻扎着人数不多的怨军,守军跟他们解释说,这是为了开边贸方便,会有商人来城堡下贸易,每座城堡都是会是一座榷场。这才让克烈人放心下来,围绕一座座城堡扎营,等待河套商人的到来。

塔塔尔人在滦河的贸易做的也很顺畅,而且规模很大。让人有些疑惑,刚刚被蒙古人洗劫的他们,怎么会有那么多真金白银,而且他们残破的部落似乎也不需要这么多铁器、布匹等物。

而塔塔尔人一直在辽西游牧,这一带的控制着是兀术势力,李慢侯很确信,塔塔尔人可能只是中间商,赚差价后,转卖给了女真人,女真人手里才不缺金银,尤其是兀术,但是很缺铁,尤其是兀术。挞懒手里,至少有辽国留下来的沈州铁场,兀术控制的混同江一带,本就没什么像样的铁矿资源,所以铁器格外的匮乏。

连兀术都需要从自己手里买武器,李慢侯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熬过了冬天之后,终于宣布整军方案,先是允许和鼓励自愿复员的士兵和军官。给予一笔三年军饷的遣散费,算是感谢他们为军队做出的贡献。

大量已经失去斗志,纯粹是混军饷,加军队没有放人名额的兵将纷纷退役,人数高达两万人。

能在三年军饷遣散费诱惑下无动于衷的士兵,绝大多数就是喜欢当兵的人,或者不当兵他们不知道该干什么的人。从这些人中,挑选出了一万最身强力壮者,开始作为精锐步兵,从吴阶那里请来了一批军官,训练他们使用大斧的技术,他们将是最悍勇的骑马重甲步兵,取名燕然军,使命是负责防守阴山上的一处处山城要塞。山地作战,还是西军摸索出来的战术先进,这又是李慢侯未曾经历过的战场形态。

其他三万重步兵,依然按照东藩军的传统,训练列阵战术。裁汰了大量普通士兵,依然给予遣散费。他们有心留在军中,军队也不好太过无情。询问他们,愿意种地的,可以用分配燕云地区的土地给他们。愿意放马的,鼓励他们拿着遣散费去塞外办马场,土地可以免费拿到,但马种得他们自筹。

骑兵也是如此,愿意种地的给地,愿意养马的给草场。尽可能平复这些打了很多年仗,其他技艺已经生疏的战士。

倒有许多人愿意留下,尤其是大量流寇出身,家乡早就找不到亲人的士兵,以及大量辽东奴隶出身,回乡甚至会有些耻辱感的士兵,他们都选择了留在燕云地区。为这个残破的地区,注入了三万青壮,以及他们的家人,总人数十万出头。

就在李慢侯开始大张旗鼓整军的时候,突然以前的平静一下子崩盘了,兀术在春天突然大举南下,开进咸平府跟挞懒交战。

朝廷也突然宣布让韩世忠和岳飞入朝,分别担任正副枢密使,掌握全国军队。

吴阶的西藩,突然跟西夏人开战了,吴阶说西夏人屡屡范境,他迫不得已反击,攻占了兰州。西夏人则说,是吴阶兄弟屡屡挑衅,向宋朝问罪。如今的南宋不太认怂了,强硬的把西夏人顶了回去,老子惹不起女真人,惹不起大藩镇,还会怕你小小的西夏?

跟西夏开战,正好给了朝廷借口,让他们催促韩世忠、岳飞进京,全面指挥作战。同时还让岳飞部由张宪率领,进攻潼关,打破潼关后,消灭刘豫势力残余,配合吴阶西军,共同攻打西夏。韩家军则开进河东,防备西夏进攻河东地区。

又以兵力不足为由,支付巨额军费,以一个兵二十贯钱的总包费,从江藩集团手里,雇佣了十万藩兵主战,朝廷声称,这次要彻底消灭西夏人。

李慢侯面对短短一个月内接连发生的军事变动,突然意识到,可能他的裁军,是这一切的导火索。

原来东藩一直是压在各方微弱平衡点上的秤砣!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